天下学子,千千万。可是,能入国子监的又有几人?
“阿爷,二弟既有如此高雅之志向,不如等他中了进士,孩儿再帮着张罗?”李中易也想看一看,李中昊这几年究竟学得怎么样了?
自从柴荣继承了大位之后。大周朝至今只开过一次恩科,总共也只点了十几名进士。
如果不是柴荣早亡。大周朝的进士,肯定比大清朝的进士。含金量要高得多!
原因其实很简单,周承唐制,尤重进士科,而且每科只取十余人。
唐亡之后,历代中原王朝都是以武立国,少有重视科举的君王。
更要命的是,在大周朝之前,不管后梁也好,后晋也罢,乃至后唐、后汉,这几个中原朝廷大多短命,所以,读书人科举入仕之路,一直处于时断时续的无定例状态。
大周朝建国之后,由于百废待兴,太祖郭威没顾得上科举这档子事。
柴荣登基之后,他对于科举倒是异常重视,也下了相关的诏书。只是,他老人家和明成祖朱棣一样,都属于帝皇之中,少有的战争贩子。
皇帝率军离了京师,却“忘了”定下知贡举的人选,科举自然也就跟着停了摆。
柴荣尤其喜欢亲征,继位的前三年之中,北伐、南进、东征、四讨,一共打了不下几十仗。
李中易归顺大周之后,柴荣这几年倒是没有亲征,不过,李中易却给累得够呛,他相当于柴荣的替身,在平灭高丽之后,又转战西北拓拔家。
李中易远在西北的时候,李琼就曾使人来人往信,告知今年倒是很可能要开恩科。
李中昊故意提了郡公之弟,李中易也就想明白了,这位二弟分明是想借他的权势和盛宠,捞一个进士的头衔嘛。
不过,这个时代的科举,可不象后来的明清时代那么严格,考卷不仅不糊名,不誊抄,而且,考试前还必须向达官贵人们递“行状”,以捞取名气,增加中试的机会。
说白了,这种漏洞百出的科举制度,也就是顶级权贵之家才有资格玩得起的考试游戏罢了。
嗯,李中昊的读书情况,李中易暂时不太清楚,不过,他却知道,李中昊的心眼子,倒是大有长进。
知子莫若父,李达和满是诧异的盯着李中昊,他的这个二郎,啥时候变得如此开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