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起来和公孙启的话毫无关联的回答,深思下去,却是直指终点的一句话,一句让公孙启无言以对的话。
普度众生也好,自渡也罢,皆为有求,不离苦,唯无则不苦。不苦方为佛,佛到最后,不过虚无,一切皆虚无,正如同无僧现在这般,一切不求。
一切不求,致虚化无,那就是死,无僧如此下去,便是到了尽头。
公孙启有点想放弃了,以佛fǎ • lùn,他根本不可能打破无僧心中定见,临时补的功课如何能比得过钻研佛法十几年的高僧。
终究是不愿放弃,仔细思索一番,公孙启道:“佛本于善性,一切为善,皆为顺应天道,为人之本性,无求,无不求,不过自然而为,何来之苦。”
公孙启并不知道佛是不是起于善性,但一切宗教,总归于劝人为善,故而公孙启说佛本于善性。
道法自然,佛亦道,一切皆为自然之道,便没有苦与不苦。
一句话说完,无僧陷入了沉思,不是先前那种迷茫的思考,而是正常的深思。
佛性、善性,皆是顺应天道,皆是人性。
许久,无僧问道:“人性为何?”
“人性为心相,皮相为色相,佛相亦为色相,皮相、色相、佛相皆虚幻,唯我心相为真相。外相不存,我即为佛,佛亦为我。”
“善性即人性,佛相亦人性,我即佛,佛即我。阿弥陀佛!”无僧合十低吟佛号,刹那间,天地回响,霞光灿烂普照四方。
天降金雪,异香弥漫,无僧浑身霞光灿烂,气机与天地交融,竟然是合道了。
预料之外的结果,没想到触及无僧心中的执念,让他想通了,走出了牛角尖,而且瞬间突破境界。
公孙启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沮丧,无僧合道自然是好事,但这也就意味着无僧无法为讲武堂坐镇架笔山堂口,只能再找其他不那么合适的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