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启明1158> 七百二十九 苏咏霖并不关注商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七百二十九 苏咏霖并不关注商业(2 / 2)

“南宋军力孱弱,主动出击也好,被动防守也好,皆不如我,若是敢于起兵戈,无非是为大明增加岁币罢了。”

连文臣一方也有很多人是这样认为的,觉得南宋被大明多方压榨,就算想要恢复经济也非常困难,更别说是军事了,五年之内都不能重建他们损失的军队,更何况是主动进攻?

但是苏咏霖不这样看。

“之前说的五年之内不能重建,是在南宋内部斗争不断的情况下判断的,而现在,南宋朝廷全是主战一方的官员,加上皇帝赵昚一雪前耻的目标非常明确。

在这样的情况下,只要出得起钱,短时间内恢复军队不是难事,而至于他们能否出得起钱这个问题,光凭他们自己肯定不行,但是别忘了,南宋海上贸易极为发达,海商收入极为丰厚!”

苏咏霖第一次在朝廷会议上提出了海上贸易这件事情。

群臣于是不得不把这个变量加入到双方整体的博弈局面当中。

而在此之前,明朝廷几乎没有提到过国家层面的商业问题。

毫无疑问,南宋方面在传统的商业领域是很占优势的,在海上贸易方面更是占尽优势,与东亚东南亚南亚乃至于中东非洲地区的国家都有贸易往来,每年通过海上贸易都能给他们带来巨量的财政收入。

尽管这份收入并没有被他们用来改善国计民生,但是这份收入是客观存在的,也是苏咏霖非常眼馋的。

大明国刚刚立国,承接的还是金国的烂盘子,又是打仗又是恢复建设,到处都是大工程和农业生产问题,在这一阶段,农业生产和恢复工程建设才是最重要的,商业必须靠边站。

再者说了商业发达的前提是充沛的物质生产,没有充沛的物质条件,拿什么做生意?

就南宋那种体量,把大量生产品拿去做生意其实并不一定是好事,他们通过海上贸易换回来不能吃和不能用于再生产的财富,只能让南宋统治者加速腐朽,过上更加奢华的生活,并不能增强南宋的国力。

就算这笔钱归了苏咏霖,苏咏霖暂时也没有吞下这笔钱的底气,因为明国的生产体系还没有到那个地步,贸然引入大笔资金,只会引起通货膨胀和商业的不健康发展,会导致商业和农业争夺劳动力,破坏国家稳定。

所以很显然的,在苏咏霖的刻意控制下,明帝国至今为止都不具备强大的商业力量,唯一可以说道说道的还是不能放在台面上来说的私盐贸易。

这一环节明帝国对宋国是占尽优势,赚了很多钱。

而在其他商业环节,因为唐宋以来的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明帝国控制的北方领土很难在商业方面占据上风,很多宋国拥有的精巧商品都是明帝国无法生产制造的。

但是话又说回来,建国初期,苏咏霖并不太关注商业发展,他所关注的无非是关乎国家安全的重要产品和技术的把持和发展。

比如粮食生产,比如冶铁工业,比如大规模养马,这是关乎到国家存亡和军队战斗力的关键所在,当然值得他投入大笔资金去发展。

至于其他的商业,基本上都是继承自金国时期的遗留,没有专门特意扶持过。

没有专门的扶持加上技术难题,大明国在商业领域的竞争当然不如南宋。

一如金国在海上贸易方面不如南宋一样。

不仅是苏咏霖暂时不想,明国也很难从南宋那边把海上贸易份额全部抢到手里,除非发动战争彻底灭宋,取而代之。

不过短时间内苏咏霖也没有灭宋的打算和准备。

话虽如此,明帝国也不是没有自己的拳头产品。

除了人参鹿茸一类比较有名气的补身体的珍贵药材和皮毛之类的产品之外,明帝国最拿的出手的莫过于优秀的战马和优质的军械。

这要是能找到合适的买家搞军械贸易,苏咏霖倒也愿意赚一笔钱,因为这方面的投入和收入是真的可以用来再生产,催促冶铁工业加速发展的。

而且除了不可名说的罪恶贸易,还有啥玩意儿比军械贸易赚钱啊?

不过话又说回来,说到海上贸易,苏咏霖就不得不想起来日本了。

————————

ps:月末双倍月票的最后一天了,大家还有月票没用完的话拜托投给我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