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倒也有,只是不多。”
“放心好了,大明的猪肉可香了,这工地上别看是大灶,大火炖出来的猪肉香的能咬舌头。”
王祈这话说的不假,大明朝的养猪业早在中都总务局时期就开始了改变。
早在东汉时期,中国就已经出现了劁猪匠这个行当,只是一直以来这个行当都没有兴盛起来,劁猪法也没有在养猪行业内推广,尽管在部分地区已经有了肉猪不分公母都需要劁掉这个规矩,但是在大部分地区,还是没有这样的规矩。
苏咏霖攻克中都建立总务局之后,授意一些掌握劁猪技术的人集中起来对养猪业进行技术革新,广泛传授饲养者以劁猪之法。
从此以后大明养殖的肉猪除了种猪之外,其余的猪不分公母全部劁掉,由此变革了养猪业,大明朝的养猪行业开始兴盛。
猪要是不劁掉,则不分公母,吃掉的粮食大部分都用于积蓄精气用于繁衍,很难长肉。
公猪不劁,身材瘦长,母猪不劁,身材婀娜,且性格暴躁,容易伤人,很不好饲养,肉味也不好,宰掉之后腥气很重,不用大量香料、糖类就不能掩盖腥味,自然也不好吃。
所以猪肉也就在中国做了好多好多年的贱肉,但凡是有点档次的人家都不会让猪肉上桌,否则会成为大家的笑柄。
但是猪一旦被劁掉,则公猪母猪都清心寡欲,性格变得温顺,开始安分长膘,吃多少长多少,长的贼快,肉腥味也大大减少,烹饪起来的难度和成本也大大降低。
于是乎猪相对于其他牲畜的优势就开始凸显出来。
所以从洪武元年开始,大明朝的养猪场一年比一年多,国营的大养猪场和私人营业的小养猪场很快遍布各行省,猪肉很快占据了民间大部分的肉类市场,成为百姓喜爱的主要肉食。
猪肉的价格原本是【贱如土】,受到欢迎之后一度上升,但是随着国营养猪场的全面进军,大量猪肉杀入肉类市场,猪肉价格逐渐回落到了一个正常的水平。
大明平民百姓就喜欢时不时买点猪肉回去解馋,而到了逢年过节或者收成之后,手上有了钱,就会拖家带口去市场买一整只猪腿,乃至于买半只猪,再买点酱油,带回去好好烧几天的红烧猪肉,狠狠吃一顿肉。
因为饲养革新之后的猪肉味道很香很好吃,价格也不贵,乃至于曾经占据民间餐桌优势的鸡鸭鹅鱼和羊肉都开始退居次要,猪肉成为百姓餐桌上主要的肉食,民俗有了极大的改变。???
谷王祈知道这是明国的情况,至于南宋有没有这样的情况,他不太了解,可想来应该是没有的,否则这些官员怎么一听到吃的是猪肉就面色不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