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主事的学习一定非常认真吧?”
“那是当然,我家往上数几代人,都是佃户,面朝黄土背朝天,一辈子从生到死都和土地打交道,从不曾离开家乡,也无法离开,就像是戴着沉重的枷锁一样,挣脱不开。
后来,陛下来了,把我们身上的枷锁砸碎了,分配土地给我们,不仅如此,陛下还给了我们读书识字的机会,当时我懵懵懂懂,不知道这对于我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可是现在回过头来再去看当时,便能知道陛下到底施予我何等恩情,让一个佃农之子读书识字,现在还做了官,前后不过六年,仅仅六年时间,我便已经脱胎换骨,和过去全然不同,而如我这般的人,在大明不计其数。”
王祈叹了口气,似是感慨似是自豪地询问道:“陆副使,这样的事情在南朝发生过吗?南朝有如我这样的佃农之子得以读书识字掌握学识,从而做官的吗?”
陆游闻言,认真的想了想。
从他过去将近四十年的生命历程所形成的记忆之中搜索相关信息。
很可惜,根据大宋国的相关法律和政策,他搜索的内容无法显示。
或许根本也没什么可以显示的。
于是陆游只能情绪低沉的回答道:“不知道,或许发生过吧,或许从未发生过……”
“我想大概是没有的。”
王祈看着蒙学堂内认真写字的幼童们,开口道:“让一个人脱产读书需要支出的费用实在是太高了,就算是陛下也办不到一口气让他们所有人都能读书的地步。
所以陛下采取了折中的办法,在幼童身上花钱,让幼童入学读书,掌握学识,其他农人能识字,掌握读写,也就差不多了,尽管如此,我也听说陛下为了办成这件事情花了多少钱。
真金白银的往里砸啊,学堂,桌椅板凳,笔墨纸砚,识字的指导员,哪一样不要钱?一个村庄当然是便宜,可是一百个呢?一千个呢?一万个呢?多少钱啊?南朝朝廷愿意支出吗?”
陆游没有回答。
但是答案已经在他的心中了,非常明确,没有半点犹豫。
陆游望着学堂内的景象,感觉自己好像已经可以明确地得出一个结论——关于为什么宋国打不过明国的问题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