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玉和热情的老妇人又聊了几句,等刘氏喊了家里的曾孙子来,和宋明瑞见了见才走。
老刘氏这也是特意为之了,两家人交好,先从娃娃开始最简单。
没听人说是来参加乡试的呢?那就是要考举人了,最少都是个秀才相公,正儿八经的读书人,读书人家。
这新来的邻居不是能随意欺负的,好好相处没坏处。
读书人的身份在这个时代就是这么吃香,不仅刘氏是这样,裴玉接下来拜访的人家听到“考乡试”态度都是立马变得郑重不少。
上门拜访的这些话,该怎么说,该说什么,裴玉之前就想好,合计好了。
宋家低调归低调,但裴玉可不会傻乎乎的将优势捂住,宋恒是正经秀才,正儿八经的生员,这是好事情,能拿出来说,能当门面挡箭牌的。
这时代,有功名的人就是让人不敢轻看,不敢轻视他们家初来乍到。
若是他们家只是寻常百姓,靠做活打零工求生,那他们家这段日子怕是不得安生的。
收保护费的混子在哪个时代都有,就是乞丐,都知道上面生脸嫩的新人家讨食。
裴玉出去转了一圈,十来个包袱的白馒头都送了出去,附近的人家也都晓得了,这巷子里来了户新人家,读书人家,来考乡试的。
有功名的宋秀才还在家里洗刷刷呢,这名声却已经出去了。
这片区域到底是殷实人家居多,也有好几家家里有读书人,有秀才功名在身的。
那些人家裴玉都特地记了记,都是读书人,往后宋恒可能会和人家有接触交流,到时候来家里做客,或是往来什么的都说不定,自然要更上心点。
宋恒看着裴玉忙里忙外的,欣慰之余有些心疼,他之前觉得自己太放纵妻子,如今又怕自己抓的太紧,反而累着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