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溪投稿的本意只是想挣一份光明正大的外快,但他有些低估了这个年代对出版的看重。
村小学因此多了二十多个学生就已经很让他震惊了,没想到就连他的工作也会跟着受到影响。
杜主任在看到他的稿费单时,就已经在供销社开会表彰过他了,还送了他一个牛皮笔记本作为奖励,本以为这事儿到这儿就翻篇儿了。
没想到杜主任会自费买了好几本《儿童文学》,正是刚开始连载他文章的那一期,几乎是程溪刚拿到杂志社寄来的样本,杜主任就已经买到了。
老领导把其中一本放在供销社一进门旁边的柜面上,还专门放了一个纸箱子在上面,这纸箱子里现在就只有一本书,不过听杜主任的意思,以后只要刊登了程溪文章的书,他都会买一本放在这里。
等同于是在供销社专门设立了一个阅读角,只是跟别的单位的阅读角不同,宝桐公社供销社的阅读角只放一个人的书。
这还不算完,老领导去县里开会,不光随身带着两本《儿童文学》,还把程溪也一并带过去了。
两个人坐着公车一路到达县革委会大楼,这还是程溪穿越后第一次到政府部门来。
在计划经济时期,整个供销社体系是全国级的,而县供销社这两年跟商业局合并都归县财委管。
只是因为合并了没两年,县供销社虽然跟商业局合并了,但基本上还是各管各的,互不插手。
像这次的会议,就属于供销社体系内部的会议,主持这场会议的丁主任,既是商业局的办公室主任,也是县供销社主任。
程溪也是这段时间才了解到如今的供销社体系有多牛,可不光只是几个公社供销社那么简单。
像他们县的供销社体系,名下不仅有二十八个基层供销社,还有一个面粉厂,一个罐头厂,一个油厂,一个运输队,干部职工加一块有六百多人。
丁主任就是整个县供销社体系中的一把手,而程溪的老领导杜主任,只是二十八个基层供销社中的一个小领导。
但这位‘小领导’进了革委会办公大楼跟进了自己家一样,见了直属领导就跟在大马路上见到朋友一样。
“老丁,小程的书印出来了,我不光把书带来了,我还把人也带来了,这就是我跟你说过的作家程溪,小伙子文采还不错。”
杜主任先是把书递过去,尔后便自顾自找了个座位坐下,还用眼神示意让程溪坐在他旁边。
程溪:“……”以他丰富的兼职经验,这时候他还是站着比较好。
丁主任看上去比杜主任要年轻,瞧着也就是四十多岁的样子,没有忙着翻书,而是亲自倒了一杯茶水递给杜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