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的产量震惊了天下,它和少爷后面弄的红薯,不仅仅是解决了大夏的粮食问题,而今还远销到了别的国家。
有了红薯,农人们开始养猪。
从那以后,猪肉就成了老百姓们桌上常见的餐食,而大米饭白面馒头更是成了寻常之物。
犹记得当年在西山王家村,为了填饱肚子一家人都在田间地里劳作,结果每每到了青黄不接之时,依旧得靠野菜为生。
那时候的村民们脸上皆是菜色,神情更多的是为生活愁苦的沉重,哪里有现在这样日日的欢乐。
少爷太了不起了!
他从临江走出,没曾想他走出了如此一条康庄大道来!
这是大夏之幸!是大夏百姓之幸!
傅小官依旧觉得自己的骨子里就是个小地主。
他看见这些金灿灿的稻谷心里就充满了喜悦,看着那些在夕阳下挥洒着汗水却谈笑风生的农人心里就极为喜欢。
“当年若是没有离开临江,我家的田到现在应该会很多很多了!”
燕北溪咧嘴一笑:“也说不定已经被宣帝给征收了!”
傅小官一愕,“他毕竟是我老丈人,如果没有后面的那些事,我解甲归田,他恐怕是不会对我再做什么的。”
燕北溪没有回答,而是说道:“命运这个东西,你不是曾经给老夫说过还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更稳妥么?”
“那些事情已经过去,无论如何现在的大夏算得上真正的盛世了……再过个年,当乡村振兴计划彻底实现之后,那大夏就真正迎来了盛世!”
“当年宣帝最大的理想就是开创出宣德盛世,他未能实现,但你实现了更宏大的盛世,想来他在九泉之下,也当欣慰瞑目了!”
傅小官的脑子里浮现起了宣帝皇帝的模样,他很是感慨,悠悠说道:“要说起来,我走到今天,还真要感谢他!”
这话有些深意。
当年在金陵,傅小官作了赈灾方略一文而入了宣帝的眼,从那时候他才站在了庙堂之上。
而后他凭着自己的本事,当然,这里面不可否认是宣帝想要将傅小官留在虞朝缘由,他一路青云、步步生莲,直到成为了虞朝的定安伯。
若不是武朝文会的那场大雪崩、若不是后面宣帝对傅小官起了猜忌之心,按照燕北溪曾经所想,傅小官那淡然的性子,他极有可能依旧会留在金陵。
再不济就算他回归武朝登基为帝,也能和虞朝和平共处,甚至共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