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李问在老师那里,两人谈论起了朝堂上的一些事以及如今朝廷的局面,这些问题都是他之后入朝当官会面临的问题。从他与太子殿下以及赵向毅师出同门这一层关系来说的话,他也算是这两个人的小师弟,所以日后他想和太子殿下撇清关系似乎是不大可能的事。
在几次短暂的接触里面,他很难去判断这一位太子殿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尽管李问并不想去踏京城的那趟浑水,但是他他现在已经身处在其中,怕不是他想抽身就能随时抽身走的了。
前面大皇子找过了他,怕是后面还会派人来找他。他手里还有一枚太子殿下亲手赠与的玉佩,到了京城之后,李问并没有拿这块玉佩到太子殿下说的地方去联系他。然而,他并不觉得自己这么一个小小的人物值得大皇子和太子殿下费什么心思
当然这只是李问自己个人觉得而已,以他这一个六元的身份,值得京城里的那些人费尽心思想笼络他。
“赵大哥,你是多大给太子当伴读的?”李问有点好奇的问道。
“五六岁吧。”已经过去太多年,连赵向毅自己都有点忘记了,他自小与太子殿下认识,小到什么时候赵向毅自己都不记得了。他后来当了太子殿下的伴读,两人的关系就更近了。
赵向毅知道太子为何选他当伴读,而被太子选为当伴读,这也不是他能拒绝的事情。只是不是太子选了他当伴读,也可能是其他的皇子,与其给其他的皇子当伴读,还不如当太子殿下的伴读。
相比于其他的几位皇子,太子才是最有可能坐上皇位的人。而有了他们赵家的支持,到时候太子坐上皇位的机率会更大。
这几年皇帝的年纪越来越大,对太子就更为忌惮了,其他的几个皇子的势力在不断的长,以及董相和董贵妃那里,他们想扶持七皇子上位。如今朝中的局势,不到最后一步,谁都不知道最后坐上龙椅的会是谁。
从他当了太子殿下的伴读的那一日起,他赵向毅,以及整个赵家都和太子殿下以及皇后绑在了一条船上,这艘船要翻了,他们所有的人都得淹死。
赵向毅看着面前的少年,他有一种并不是太想拉少年上船的想法。但是赵向毅知道李六元不选择太子一派,其他的几位皇子必然也会想尽办法拉拢他到他们那边的战营去,既然如此的话,还不如把少年拉到他们这边来,这也是这一次赵向毅为何会听从太子殿下的吩咐,亲自护送少年回来的缘故了。
天上的月快要圆了,快到十五了。
李问一手撑着下巴,仰头望着天上的明月,他有点想家了。不过他们如今到了南阳,再转一趟船,很快就能回去了,他说道,“以前在南阳读书,还不觉得离得家里远。等如今去了京城,才发现原来回来一趟这么不容易。”
在这个时代,出一趟远门真的是太难了,他非常的想念现代的飞机和火车……
赵向毅知道少年想家了,等少年入了朝堂当官,三年才能回一次家乡看望家中亲人。他年少也远离过家乡到遥远的边关去,赵向毅能理解那种思念家中亲人的心情,他的父辈们还在遥远的边关镇守边疆,多年都不能归来一次。
见到赵向毅看着他不说话,李问打了一个哈欠,他有点困了,他说道,“时候不早了,我去睡觉了,你也回去睡觉吧。等明日带你们去一个地方。”
“好。”赵向毅并未问少年要带他去什么地方。
两个人结束了这一次短暂的聊天,赵向毅起了身,和少年告别之后,就往院子的大门走出去了。看着离去的男人,李问转头,一边打着哈欠,一边往屋里回去,爬上床去睡觉了。
第二天一早,在府中用过早膳之后,和府上的管家说了一声,李问就带着赵向毅和陆知书往庄子那边过去,他们远远的就看到了一片绿油油的田地。
五月,地里的庄稼一片绿油油,一眼望去,都是绿色,望不到边,远方的良田和蓝天相接,融为一体。
陆知书并不知李问为何要带他们到这个地方来。
“你们一定不知道我什么要带你们到这里来吧,”李问看了一眼身边的人,笑的一脸灿烂。谢军师不耻下问,说道,“还请李六元提点一下。”
“嘿嘿,我不告诉你,你们一会就知道了。”李问并不告诉谢云飞,给了他们一个“你们一会就知晓”的眼神。
赵向毅的心中并不着急,他落后一步跟在少年的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