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爹,两位叔伯,请坐吧。”李问带着人进了包厢里面,请他阿爹和两位长辈坐,他拉开一张椅子坐了下来。李山谷坐在儿子旁边的位置,这些年他也去过不少地方,只不过这京城是头一回来,不无赞叹道,“果然这京城就是不一样。”
伺候的小厮送上了茶水点心,李问就让人出去了。
跟着来的两个叔伯有些局促,他们活了大半辈子都没走进过这么好的酒楼,在这里喝一杯茶就要不少的银两吧?两人端起面前的茶喝了一口,心想这茶果然是比别处的茶都好喝。
“阿爹,你们这一次过来京城是打算待多久再回去吗?”李问喝了一口热茶,
问道。
“阿爹最多在京城就待个三五天,我们就准备回去了,见到你和你弟在京城这里都好,阿爹就放心了。村里的事多,阿爹这这出来太久也不行,还有你阿娘和你奶奶在家里头,阿爹不是太放心。”这一趟李山谷本也没打算在京城待多长时间,来回的路上就要花去不少的时间了,这一来一回就得花去两三个月的时间了。
他如今还当了村长,手上还管着几个作坊,几个作坊如今是他们村子里家家户
户最大的收入来源。家中还有老母妻子,他出来这么久也不放心家里头,是以李山谷还是想尽快回去。
听到他阿爹的话,李问的心里也明白,只是心里到底不舍他阿爹走。
“阿爹你们这么远过来,才待个三五天就走啊。不如多待个两天再回去吧,反正也不差这么两天。”父亲远道而来,一路上这么辛苦,李问还是想他阿爹能在这边多留两天,顺便休息和调整一下再走,不然都是在赶路,那就太辛苦了。
“既然你这么说了,那好吧,我们就多留两天再回去吧。”李山谷不忍心拒绝儿子,最后就只好点头了,反正也不差这么两天的时间,权当多陪陪儿子们,下一次再到京城来还不知道要什么时候了。
见到他阿爹点头,李问的脸上露出了笑,笑得眼睛都弯了起来,“我这两天安排安排,好好带阿爹你们在京城这里逛一逛,顺便看看有什么好看的布匹和首饰,带回去给阿娘和奶奶他们衣服。”
“你这孩子,你阿娘整日都在干活,哪里有那空闲穿漂亮的衣服和戴什么首饰
话是这么说,等回头看到了什么好东西,这个爱妻如命的汉子还是忍不住掏出银子买回去给妻子。
中午他们在一品楼吃了午饭,还逛了一小会才回去。
见到他阿爹偷偷的掏钱买东西,不用想都是给他阿娘买的,李问就假装没看见
一行人慢慢的往回走,回到了府上。
木木木
族里送来的人,李问是亲自看过了,十男十女,年纪最小的是在十岁,最大的是在十五岁,几个小姑娘的年纪要小一些。要是在后世,这个年纪的孩子都还在上小学和初中,不过因为所处的时代不一样,这个时代里十二三岁的孩子都可以娶妻嫁人了,所以这个年纪的孩子也不算是小了。
因着这两年村里办了学堂,十二岁以下的孩子读书都是免费的,村子里家家户户的孩子都被送去了读书,因而这一扣:送来的孩子基本上都识字,还懂算术。
当初李问提议村里办学堂的目的,其实是为了李家村往后培育出人才,并且让村中适龄的孩童读书,能够识字和懂得算账,日后这些孩子就算不走科举的路,往后的路都会好走一些。
“你们这里面,有没有读书好的,有心是想考科举的?”这个问题要先问清楚了,免得有孩子心里有不同的想法,李问问道,“你们心里有什么想法的,现在当着大家的面,都可以说一说。”
这里面有一对兄弟两,叫小文小武,小武是哥哥,十五岁,小文是弟弟,今年十二岁,弟弟小文前年已经是考取了童生的资格。这个年纪考了童生,这放在他们村子里也是少数。
李问点了这个孩子出来,小孩低着头,看起来性子有点腼腆。
“你就是小文是吧,你怎么不想继续读书,跟着到了京城来?”李问问道。
毕竟在世人的眼中,还是觉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况且这个孩子小小年纪就能考到童生的资格,按理说族里应该是会培养这个孩子继续读书考科举的。
这些孩子都是听着李三宝的名字长大的,知道他们李家村村里出了一个状元郎,村里的孩子对李问都有着一股盲目的崇拜。如今当面见着了人,这些孩子更是不掩眼中的崇拜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