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李问也没有忘记在这户部,朱广权在这里经营十几年,这里面都是朱广权的势力河和人脉,对方才是户部这里面真正的老大,李问自是不会傻到明着和朱广权对着干,这一个道理他还是懂的。
他是皇上的人,同样的朱广权也是皇上的人,两个人在这户部井水不犯河水,倒也是相安无事。
朱广权能让李六元查看的账本,查的都是明面上的账,他自认为都是没什么问题的。不过朱广权似乎忘记了,这李六元不是一般的人。
“恭喜恭喜。”
“恭喜郭大人”
这一日户部一个官员家中有喜事,请人去他家中吃酒,同样邀请了他,李问给人道了一声喜。
这户部的官员多,每个月总有那么几个人家中办喜事,邀请同僚们去家中吃酒
。或是有时候下了衙后,有官员请大家去喝酒,这些应酬上的事情在所难免,在这个圈子里面就是这样,这就是一些人际往来上的事情。
李问也不全然拒绝别人的这些遨请,偶尔也会去走个场就回来。或是谁家办喜事,他不亲自到场,也会派府上的人送了礼过去,尽了礼数。
京城这里不乏扎根上百年的世家责族,自然有思想老旧古板,瞧不起平民子弟的大老爷和责族子弟们。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这句话传承数百年,世家的地位越来越高,寒门子弟难以有出头之日。同样的这些大世家里的人自认为他们高人一等,向来都瞧不起寒门子弟。
朝廷中的为官者大多是出自大世家和大责族,少有寒门爬上来的子弟。但是也不是不无没有,寒门子弟中不乏优秀的青年才俊,这些人辛辛苦苦参加科考,入朝为官,只是寒门子弟大多被打压的厉害,他们缺少的是一个机会。
朝廷中的官员形成两派,一是出身世家的人走到一起,一是出身寒门的子弟走到一起,这些人在政见上有很大的分歧。
当然,在这些寒门子弟里面,李六元似乎是一个例外,他是少年英才,连中小三元和大三元,成了大成国第一个六元。入朝为官得到天子的重用,当官不到半年就连升了两回官,这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因而李六元也成了寒门子弟们学习的楷模和榜样。
在一些年里面,这些大贵族压在皇族的头上,就连皇上都动这些大责族不得。
如今见皇上提拔一个平民子弟上来,这些大责族的长老们都聚在一起,纷纷在猜测:皇上这么做是有何目的?是不是想要重用寒门子弟,打压他们这些大责族了
说到李问这个人,这些大贵族里面也有人是有远见的,想要派人去拉拢这么一个人,“这个李问,倒是个人才,若是能拉拢他为我们所用,倒也不是件坏事。”
不过似乎这个李六元,并不是那么好拉拢,金银不爱,珠宝不爱。这个李六元年纪还小,似乎还不懂美色,美人计这一条似乎也行不通。
李六元到襄州一行,一些事自然是传回了京城,传到了这些大家族的人的耳中,没见这个李问收了前襄州官员们十万两的银票,转头就交给了皇上。所以他们就是想要拉拔李问,也要小心行事,别才掏了口袋里的银票出去,转头就被李问捅到了皇上的面前。
“不过听闻,这个李六元至今尚未订亲,府上还有一个尚未婚配的妹子……”‘‘哦。”
这倒是个机会。
只是这些人派去六元府的媒婆,全部都被挡在了门外,没有一个能进得了六元府,就更别提说亲了。
当然这些人也不知道,六元府府上的主子们白日里一个个都在外,府上只有丫环奴仆,就是媒婆进得了里面,也找不到说事作主的人,所以这些人注定是白跑一趟的了。
在李问不知道的背后,不少人在琢磨他这个人的。
在京城里行走,李问也见过不少这些所谓的大世家大家族中出来的人,这些人身上通常都有一个很大的毛病,那就是自傲,自以为了不起,但是往往一些人是自身就是个草包,没有半分能力。他不是瞧不起这种人,是压根就不屑于与这种人走在一起。
不过要是都像小世子那样好用又单纯,李问也是不介意和交个朋友。
到户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面,李问与同僚们之间的关系倒也还可以,起码表面上是这样。皇上重用他,提拔他上来,这里面的官员们都是知道的,因而不乏对他讨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