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百官跪拜,高喊“万岁”,皇帝带着他的人离去了。
第053章
“李大人,皇上有请您过去。”下了朝后,皇上身边的小太监过来,说是皇上请他过去,李问并没有什么意外,要是皇上一直都不找他,他才觉得意外,“麻烦小张公公领路。”
“李大人这边请。”
李问跟着小公公前往去见皇上。
皇上并没有在御书房中召见他,而是在明湖湖中心的凉亭里面。还未走到,李问远远的就见到了背对着他站在凉亭中的皇上,走进了凉亭,他跪下行礼道,“臣参见皇上。”
“李爱卿请起身。”皇帝让人起来,挥手让伺候的宫女太监们都退出去。
很快的人就走光了,杨绍慕坐了下来,让李问坐下,“想必小师弟知道朕今日找你来是所为何事吧?”
李问在皇上对面的位置坐了下来,听到皇上的话,他点了点头,笑着问道,“皇上,您不是说您心中自有定夺了吗?”刚才谁在早朝上说过这话的了?他还真的以为皇上的心里已经有决定了。
“……”杨绍慕,小师弟的胆子大到连他这个皇帝都敢调侃了。
开了一个小玩笑后,李问就说到了正是上来。
“皇上您为什么会在这件事上这么犹豫?这个问题追根究底,还是因为大成的人才太少了、将才太少了。皇上您说是吗?”李问道出了一个很根本的问题,为什么皇帝在任人上面会有犹豫,朝廷所需要的人才没有。
为什么朝廷需要的人才会没有呢?熟读四书五经,会作诗、写文章的人,就能够成为将才吗?
“若是朝廷有多几个像赵卓这样的良将,皇上您今日想必就不用像现在这么犹豫了。”李问微微一笑,说道,“若是大成的人才济济,良将无数,那皇上今日的这些苦恼是不是都不复存在了呢?”
朝廷这个时候正是需要人才良将的时候,好官难得,良将难求,这就是朝廷如今面临的一个情况,所以皇上要增开恩科,广纳贤臣,但是谁又能保证这些人里面就一定能符合皇上用人的标准吗?
李问提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教育的重要性,“教育对于整个大成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更多的孩童读书,这些人以后在各行各业都能有所成就,朝廷能从中挑选出最优秀的一部分人为朝廷所用,这样皇上就不用担心会缺良臣将相了。”
其实归根究底,还是在教育。
这个时代只有士人子弟、富商子弟才有机会读书,平民百姓的孩子很少是能有机会读书的。这里面一个很根本的原因,就是穷,平民百姓就是因为穷,才没有那个能力让孩子去读书,若是爹娘有那个能力,肯定是愿意让孩子去读书的了。
说到教育,就必然提到了民生的问题,而民生……还真的是一片空白。这个时代想要普及教育还是不大可能做得到的,但是朝廷还是要重视教育,重视基层的教育,让更多的孩子去读书,这就涉及到了银子的问题。
李问提到了基层的一个教育问题,“在大学之下,我们应当开设小学,小,就是针对年纪小的孩童所开办的学校,称之为‘小学’,也就是我们现在的乡学。就像是盖房子那样,只有基层盖牢了,上层才不会倒塌。”
“小学?”杨绍慕第一次听到这样的两个字眼,不过一听乡学,他就明白了,的确“小学”的二字的形容是更为形象和明白。
李问给皇上解释了大学、小学,中间还插入了一个中学,所学习的内容并非是只是为了应付科举,而是能够有所针对,有教无类,英材施教。
不过在这个问题上他只是略提了一下,并没有讲得太详细。
提了点题外话,那么继续回到了正题上来。
上次在他把建造大学的规划呈到皇帝的案桌上后,朝中的大臣们无人反对,皇上那里已经通过了,建造大学的事情已经在选址当中了。
李问提到了开办大学的事情上来,“皇上,我们上次提到的开办大学,更多的是注重文教。皇上,臣这里有个建议,我们需要再建造一座武学院,教习兵法、战术这些知识,没有人是天生懂得如何打战的,这些都是将士们经过后天的学习和培养所得的。”
“……而在战场上的将士,这些人大多的是在战场上去摸索,去学习,并没有人教他们如
何去打战。”
甚至的还有许多人连字都不认识,一个连字都不会认识的将士,如何读兵书,学兵法呢?那么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将士只懂得冲锋陷阵,却不懂得擅用兵法。李问提道,“那么,如果我们把这部分老将请回来当老师,是不是就能为大成培养出更多的将帅的预备人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