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印刷术,对当下的读书人来说完全就是不可思议的存在,书本还能这样制作出来!
《星火》虽然只有一张,不过价格也极其亲民,只需一文便能买上一份,如此廉价,简直太令人惊喜。
尽管内容都是重复的,朋友之间可以互相借阅,但茶社的客人无不人手一份,有人还买了数份,要给家里的父兄们带一份。
《星火》创刊号只印刷了两千份,朝中官员人人免费发了一份,卖到市面上的仅有一千多份。
但是仅一天时间这报纸便卖了个干净,还有无数人来一鸣社询问有没有报纸卖,几乎将门槛都踏破了。
不得已,林海生只得着人去礼部询问什么时候再补货,得到答复后,便在门口挂上一个“今日报纸已售罄,欲购明日从速”的告示,这才将自己从即将晕厥的状态解救出来。
一夕之间,“看过报纸了吗?”几乎成了番禺人见面的第一句话。
《星火》报连夜加印,又印出了一千份,第二日还是早早就售光了。
《星火》如此火爆,萧彧也没料到,毕竟一鸣社的茶客数量最多也就几百人,他以为有个两千份也够用了,没想到完全抵挡不住人们的热情,看样子城中的读书人还挺不少。
如此多人看报,这可是个好现象,说明大家都爱学习啊。
几日后,王启在朝堂上汇报:“启奏陛下,《星火》创刊号前后已经印刷了五千份,业已售罄,是否还要再加印?”
萧彧说:“既如此受欢迎,那便再加印一万份吧,安排车马送往各郡县以及崖州与交州,各学塾都分发一份。”
闵翀则说:“陛下,臣以为可以再印几万份都不为过。”
“闵爱卿何出此言?”萧彧问。
闵翀说:“臣以为,《星火》在番禺如此受追捧,那么对整个安国读书人的效果应当也是一致的。若是能将它们送到安国的读书人手里,不知会有多少有识之士向往广州。陛下想要网罗人才,必将唾手可得。”
王启与孙非等人也表示赞同:“闵大人所言极是,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萧彧说:“既是这样,那便依闵爱卿所言,再印五万份吧。只是要辛苦纸坊与印坊了。”
闵翀提的这个非常重要,这等于就是意识形态的渗透,哪怕是报纸不卖钱,白送给安国的读书人,那也是他赚了,这报纸一是显示了他们的先进生产力,二是传播了他的统治理念与治理思想。
对读书人来说,一个拥有活字印刷的地方可不就是天堂般的存在了。
王启干劲十足,他决定再扩大印坊规模,多招工匠,多烧字模,多版同时印刷,既不耽误报纸印刷,也不耽误教材印刷。
《星火》创刊号发行一个月后,它终于出现在了建业的读书人手里。
一夕之间,《星火》便成了建业城中最为热门的话题,若是还有人没看过《星火》,那肯定是落伍了。
第116章禁商
自从萧彧在崖州称帝,建业城内就开始暗潮汹涌,虽然明面上大家都默契地只字不提,暗地里都有各自的小九九,有人欢喜,有人鄙夷,有人叹息,有人看戏。
有人进行过客观分析,萧彧跟萧祎抗衡,胜算有多少。
从兵力、财力、物力、外力环境等方面进行比较。萧彧最大的优势是地处偏远,除了萧祎,就没有其他外部压力,还有一个明显的优势,就是广交一带较少□□,人口不会因为灾荒而骤减,如果好好经营,假以时日,还真能壮大。
但他有壮大的机会吗?没有,萧祎不会给他壮大的机会。他连梁王与豫王都容不下,这两位还没称帝呢,更何况是已经称帝的萧彧。
整个广交地区人口不过一百多万,安国境内人口超过两千万,有源源不断的兵力,碾压萧彧绰绰有余。不出三个月,萧彧的小朝廷便将被萧祎扼杀在襁褓中。
然而事情并不如分析的那样,萧祎的兵力远多于萧彧不假,但他自去年下半年起就在疲于应对各地层出不穷的bào • dòng,粮草迅速被消耗掉。
一直到今春,萧祎才派出水师攻打广州,然而三万多兵力全军覆没,五十几艘战船连一块舢板都没漂回来。
北边的东西戎又在催促岁币,萧彧控制的广交地区又是重要的产粮区和唯一的珍珠产地,等于是断了萧祎的一只臂膀,萧祎是气得吐血,却又无力再攻打广州。
水师折损大半,余下的更不可能取下广州。若派兵从陆地南下,战线太长,消耗太大,虚空的国库更是无力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