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高氏不好耽误人家做工挣钱,就只能催促丈夫和女儿:“走走走,我们去你大舅舅家问桂芳吧。”
文斌都知道的事,桂芳不可能不晓得内情。他们两口子又不是以前不钻一个被单笼子的时候了。
高桂芳正忙着呢,大舅舅家的孙女儿结婚,她是近.亲女眷,当然得帮忙。恰好陈文斌又是大队书记,她本人开着厂,三个儿女都聪明伶俐,健健康康,公公婆婆还健在。这在农村看来是叫人挑不出半点不好的全福人,她来张罗就是大福气。
看到公婆、姑姐还有孩子们过来,高桂芳只来得及招呼:“阿爹,舅舅在堂屋,阿妈,姐姐,兰兰在房里呢。小兵还有俊俊在后面拍三角,你们要去玩的话,回头记得洗手。”
后面的话,她是对三个小的讲的。
陈凤霞赶紧拉她到旁边讲话:“桂芳,秀萍跟拉海结亲是怎么回事啊?”
陈敏佳在旁边插嘴:“拉海还不到年龄吧,她家就招女婿了。”
郑明明冒了句:“他们那边十八岁就能结婚了。”
所以妈妈特别不乐意绣娘们回乡,就怕她们一回去便被家人压着结婚生小孩。贾宝玉说女人一老就变成了死鱼眼珠子,那还不是被家庭给负累的嚒。
陈高氏皱眉:“周家也是,怎么想起来招这个女婿?”
怎么看,这事怎么不着调。
高桂芳倒不觉得这是乱点鸳鸯谱。相反的,她认为招女婿,拉海是个很不错的选择。
第一,这小伙子正儿八经在农科院学过果树种植技术,侍弄周家的桃园不成问题。
第二,拉海家在千里之外,本地连个亲戚都没。他进了周家门,就只能把周家当成自己的家,一心一意为家里考虑,不会想着拿周家的钱去补贴自己家。
说第二条理由的时候,高桂芳还咽下了后面的话,就比方说姐夫郑国强吧,因为跟郑家已经断了往来,所以一心一意拿陈家当自己家,方方面面都考虑得仔细。要是他还跟自家有联系,那肯定不是现在的样。
陈高氏皱眉毛,嘀咕了句:“周家招赘,拉海家里能同意?”
高桂芳转头招呼了句进门的客人,才笑着回答婆婆的问题:“同意,怎么不同意。他家爷奶和爹妈一并过来看的。他上面有三个哥哥,下面还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他们那边也有人入赘,就是先在女方成婚,再去男方办喜事,完了男的送女的回门就是不走了。”
嘿,除了最后一步不走之外,好像和普通结婚没什么区别啊。
拉海的家人过来时,陈凤霞忙着大学城新店装修的事。那边店面定位不是主打婚纱摄影,而是女性写真,整个风格都要重新调整,自然费心费力。所以,她压根就不知道这一茬。
还是高桂芳老往幸福里跑,晓得拉海先跟他的小未婚妻正式退婚,然后又入赘到周家的事。
“他家大人都满意呢,尤其看着果园就高兴。他们家不怎么会讲普通话,不过人倒是还挺和气的,应该没说什么怪话,也没提什么过分的要求。两边合了下,就把亲事定了下来。”
陈高氏摇头:“还是太草率了,没必要这样急吼吼。”
三个姑娘更加接受不能,这叫什么?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啊,至于要这样。不结婚又不是会死,没的搞得这样尴尬。
进门的客人越来越多,高桂芳不能在跟婆婆姑姐闲磕牙不说,就连陈高氏和陈凤霞也得过去帮忙招呼客人。
大舅爷家说勤俭办婚礼还真是走勤俭路线,连待客的葵花籽和花生都是他们家自己种的。几个小孩抓了两把吃,最后一致得出结论,没有打瓜子好吃。花生也不行,土不对,比不上洪家沟的香。
听得陈高氏直摇头,这群娃娃,泡在蜜罐子里不知道什么是甜。就他们父母像他们这个年纪的时候,有把瓜子花生吃,能高兴死的。
第488章脑壳不好哟
陈文斌也过来吃喜酒,或者确切点儿讲是大锅菜。酒是米酒,自家酿的那种,甜甜的,更加像糖水。有孩子也被爱开玩笑的大人拐着喝,叫老太太们一顿好骂。瞎胡闹,米酒有后劲的。
陈文斌这样的,则反过来,得多喝。他端着米酒听了阿妈的话就笑:“六零后哪里能跟八零后比。”,完了他又摇头晃脑东张西望,“呀,你们同学不过来见识农村婚礼新风尚啊?”
亏他还特地找了记者过来宣传呢。现在不是讲究移风易俗,反对大操大办,要搞精神文明建设嚒。像他们陈家庄这样紧跟时代潮流积极响应中央号召的,实在应当被大肆宣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