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离得了消息以后,就跟着管事一块去了县里,到了约好的酒楼雅间,李大哥正等着她呢。看到江离进来,伸了个手势让她坐下,二人相对而坐,这才开始谈事情。
“这次让江娘子过来,是有个事情要说,年前发生那事以后,我找了酒楼东家商谈,我们两家达成了共识,就是互不干扰,我们去北方买卖,他们去南方买卖,分开来,也不会有什么影响。”
这倒是个好办法,市场那么大,两个人分开刚刚好,就是如今紫菜已经没有刚开始那么多了,要想做大还是要想办法才行。江离心里琢磨了一番,想着自己去年十月闲来无事琢磨的事情,觉得倒是做对了,只不过一切还都没定型,所以并没有对李大哥说出来。
“没什么影响就好,就是咱们这的紫菜今年可能会供不上,李大哥有什么好办法没有?”
“就目前来说,紫菜的需求量挺多的,单单靠你们那点量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说找你过来就是要说我决定派人去附近沿海的渔村去收紫菜。新鲜紫菜收回来以后就在你们那处理,刚好也不至于让村里人赚不到钱。就是这收拾紫菜的钱要少一些。不过你放心,咱们签的契约依然作数,这三成红利依然会付给你。”李大哥心里清楚就吕家村和小王庄这几个月来采的紫菜已经是极限了,他们想要赚钱做大,当然不可能就指望着这些的,所以才找了江离过来说他们做的决定。
其实就李大哥他们的解决方法也不是很好,纵使能解燃眉之急,但是想要长久做大做好这个生意却不现实,所以江离也就更坚定了心里的想法,“李大哥这事你看着办就好了,我也不懂就不掺和了。等会儿我回去就和村里人说说,她们铁定愿意的。”
江离早在刚开始采紫菜的时候就给她们打过预防针,跟她们说了这个做不多长时间,所以这些村里人才会那么卖力的采紫菜,就是为了能多赚点银子。如今李大哥又给她们找了个赚钱的门路,她们感激都来不及呢,是绝对不会放弃这个机会的。
至于李大哥说的三成红利依然会给江离的事情,她压根就没放在心上,她现在手里没有过硬的筹码,也容不得她质疑什么,当然是他说什么是什么了,等她心里念得事情成了以后,她就可以适当的提自己的要求了。
两个人又就着怎么给村里人工钱的事情说了会儿话,江离可着劲的帮村里人争取最公道的价钱,最后敲定了三十五文钱一斤,也就比之前少了五文钱而已。商定好了以后,李大哥让管事的送江离了回去。
回到吕家村以后,江离就马不停蹄的去了村长那,让他召集了村里人,她就当着大家伙的面儿把李大哥和她说的话说了一遍,果不其然,听完以后村里人都炸开了锅,一个个仿佛都不相信这样的好事能落在她们身上,一个个激动的再三和江离确定是不是真的,江离耐心的一遍遍说着是真的,等到场面最终安静下来以后,江离又说了一些鼓励和督促的话,村长这才让大家伙散了,但是高兴又激动的村里人现在不想回家,妇人们围着江离又问了具体的事情,最终等到天快黑了这才心满意足的回家,而江离则是拖着疲惫的身体,干哑的嗓子,身心俱疲的回了自己家。虽然累了点,但是看到相处了半年的乡亲们一个个都高兴的样子,江离心里还是很高兴的。
过了两天,江离思来想去最终还是去找了吕春花,到了于婆子那以后,找到了正在忙着拆家里被子的吕春花,叫了她两人去了外头说话。
“大嫂,有个活不知道你做不做?”
“啥活?”
“你也知道咱们村之前采紫菜挣了不少银子,今年紫菜虽然少了,但是县里李大哥还是给咱们找了个活干。咱们这南湾海虽说很大,但是这紫菜总不是无穷无尽的,总有没了的那天,到时候这赚钱的买卖不就没法做了嘛,所以我就想着咱们能不能亲自种紫菜呢?”江离把自己的想法说给了吕春花听。
吕春花不知道后世的紫菜大多数都是种的,所以有些不相信的问道:“自己种?离娘,紫菜可以种吗?”
江离虽然知道紫菜可以种,但是她除了亲眼见过一次听渔民说过一次以外,就她十月份的时候动手做了一次,看着是成功了,但是没种上去,她也不能保证自己一定能成功,因此斟酌了片刻,说道:“大嫂,我之前隐隐约约的听说过这事,但是那还是小时候,记忆有些模糊了,不能保证一定能成功,但是我确定紫菜是能种出来的,总要试一试才能说不行啊。”
吕春花还是不是很相信江离说的话,她又怕打击到江离,思索了片刻,最终决定相信她一回,问道:“离娘,那你说我能做点啥?”
江离想了想,现在天气太冷了,而且育苗的事情现在已经晚了,就目前来说,除了准备工作以外,也没啥要做的,所以江离就让吕春花跟着她明天入躺县里买点东西,其他的就等准备好以后再说。
第二天江离就和吕春花去了县里,回来的时候带了好多的绳子回来,村里人都在离家有点距离的岸边忙着织网和清理渔船,村里静悄悄的没人注意到她们妯娌俩。
就在妯娌俩忙着做准备工作的时候,村子里出了个小插曲,那就是一年一度的收赋税时间到了,县里派了衙役过来收赋税。
老于家这一年没了两个壮年男人,收赋税的过来的时候核实了一下,最终只收了于老头一个男人的人头税。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赋税主要就是分田地税和人头税,没有地的渔民只要按着每家每户上交一个成年人的税就行了。而有地的农民则是要把地里粮食的一半上交。
教了税以后,送走了衙役,村里的人聚在一起又开始抱怨今年的赋税怎么涨了那么多,往年一个人都只要二两银子的,今年一下子要了五两银子,她们前些日子赚的钱还没捂热乎呢一下子就都交了出去,这一个个的心里都有些不舒服。
村里不乏有些妇人的娘家收赋税早的,她们倒是听了点消息,就说是好像边关再打仗,朝廷就加了赋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