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洪荒沸腾。/p
无数生灵震惊、艳羡于鸿钧的际遇。/p
更多的生灵则是心生向往,立刻飞往了三十三重天外,去往紫霄宫外等候。/p
向道之心,众生皆有。/p
然而能渡过天外混沌虚空者,少之又少。/p
作为一只诞生不过千年的灵猴,六耳无比渴望着能跑去紫霄宫听道,可他实在太弱,低下的修为堪堪做得到爬云,别说去往紫霄宫了。/p
就是飞上第一重天也根本做不到。/p
自知亲身去往紫霄宫听道无望的六耳猕猴,忽然想到了一个解决的办法。/p
他本体乃是六耳猕猴。/p
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p
于是,在百年之期到来之后,他竖起六只耳朵,凝神静心,试图偷听紫霄宫中的讲道。/p
然后他才刚听几句,耳边忽而爆出一道雷鸣。/p
“法不传六耳!”/p
从这以后,任凭六耳猕猴的先天之力如何不凡,聆听周天万物之声,遍识周天万物之理,却唯独听不到任何有关修道玄法的动静。/p
而在紫霄宫传说大道玄法的鸿钧,则被众生万物誉为天地之师,尊为道祖。/p
紫霄宫中三千客,无一不是大能者。/p
他想要向这些大能者拜师求道。/p
可道祖那一声“法不传六耳”却是众生皆知,出于对道祖的敬畏,无人敢收其为徒。/p
洪荒辽阔,浩瀚无垠,六耳猕猴踏遍一座座山,游过一条条河,风餐露宿,一路前行,只为求道,然而无数光阴逝去,依旧毫无所得。/p
原来,这就是他的劫数!/p
与他同时诞生的生灵早已脱凡登仙,地仙、天仙、金仙、太乙者比比皆是。/p
只有他依旧困顿在炼神之境,蹉跎岁月。/p
没有道法,便只能用时间去积累。/p
凭借先天生灵的悠久寿命,他隐藏在无人之地,吞吐着天地灵气,默默修行。/p
度过了龙汉初劫;/p
度过了巫妖之战;/p
度过了封神大劫……/p
直到一天,他注意到东胜神洲的大海中,那座名为花果山的山顶上孕育了一颗灵石。/p…
不久后,天地间第一只灵明石猴诞生。/p
六耳猕猴没有过多在意。/p
可突然有一天,他居然从这只石猴的身上听到了一股玄而又玄的道音:/p
“显密圆通真妙诀,惜修性命无他说。/p
都来总是精气神,谨固牢藏休漏泄。/p
休漏泄,体中藏,汝受吾传道自昌。/p
口诀记来多有益,屏除邪欲得清凉。/p
得清凉,光皎洁,好向丹台赏明月。/p
月藏玉兔日藏乌,自有龟蛇相盘结。/p
相盘结,性命坚,却能火里种金莲。/p
攒簇五行颠倒用,功完随作佛和仙。”/p
当听完这段口诀后,六耳猕猴终于意识到这是什么了,这是一部修道无上妙法《大品天仙诀》!/p
从洪荒诞生至今过去无数元会。/p
他第一次听到了道法!/p
欣喜若狂的六耳猕猴立刻学习起这部《大品天仙诀》,并且时刻注意聆听着那石猴的动静,然后他听到了七十二变、筋斗云……/p
凡是石猴的神通法术,他一样不差。/p
鸿钧道祖对他说的那句“法不传六耳”,似乎在这只灵明石猴的身上,并不起作用。/p
于是。/p
他学会了石猴的所有本领。/p
六耳猕猴也开始越发地石猴了。/p
看他闯龙宫、下地府,上天养马、下界造反。/p
最后大闹天宫被压五指山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