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苦寻之下,廖文涛总共找到了三处疑似岩洞的入口。两处约有一个成年人那么高,一处约有半人高的洞口。
三个洞口,意味着有三条路,更是有三种可能性。在无法知晓入口将会通往何处的情况下,最保守,也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挨个入口去尝试。
廖文涛选择了先从两处高些的入口进行尝试。
站在洞口的他,掏出包里的手电筒,思索片刻后又放了回去。随后在附近捡了一些干树枝和杂草充当火把,深吸了一口气:“希望这次能成功!”
半个小时的尝试后,两处高的洞口最终被排除,因为那两个洞穴刚行进到不足十米远的距离,便没了去路。
仅剩的那个半人高的洞口,廖文涛很顺利地钻进了洞内。
约半人高的洞穴,尚可猫着身子前进。
廖文涛行进到将近十米远的距离后,原本半人高的洞穴,兀的变得狭窄,窄得宛若狗洞,仅容一个人匐身爬过。
盯着管道似的隧洞,廖文涛顿了顿,将手中的火把朝隧洞探了过去,然而火把的亮光也只能照到仅数尺的范围,隧洞的对面依然死寂又漆黑。
他骂骂咧咧地换上了手电筒照射着漆黑的隧洞,在手电筒的聚焦下,他发现这个狭窄的隧洞并不是很长,估摸着也就五六尺远的距离。
五六尺开外的地方,依然漆黑一片。
廖文涛驻足纠结着。虽与死人打了几十年的交道,也见过不少稀奇古怪的事,可明处的鬼魂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暗处未知的危险因素。
心有不甘的他再次举起火把照着四周,企图能找到别的岔道,可惜就这巴掌大的洞内,哪还有什么可通行的岔道!
卸下身上的背包,廖文涛毅然地朝着那个狭窄的隧洞钻了过去。
如他所见,狭窄的隧洞并不是很长,仅爬了五六尺远的距离,前方豁然开朗。
这里,足有一个客厅般那么宽阔。
外头那么小的洞口,没想到里面别有洞天!俨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那般“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难道我也会进入到另外一个桃花源去?”提着火把的廖文涛自我打趣道。
一手提着火把,一手提着手电筒的他,小心翼翼地前进着。
洞内,沙沙的脚步声轻盈着,四周除了火把和手电筒的那道光束,更是一片漆黑。
此处虽有些宽阔,可是地面并不平坦,由于洞内常年不见阳光,本就潮湿的洞内,加上顶部每隔十多秒便滴下来的水滴,使得地面更加湿滑。
廖文涛小心翼翼地前行着,一会手脚并用爬过滑溜的大ru石,一会则是翻下足有一人深的陷坑,而后又要气喘如牛地爬上来。
在手电筒的照耀下,岩洞内的钟ru石闪着亮晶晶的金光,煞是好看。
可惜他并无心思去欣赏这些,眼前的他,正被岩洞内陡然而下的小道弄得进退两难。
洞顶不断有水滴在这条小道上,使得小道又陡又滑。
廖文涛续上了一根新的火把,再配上手电筒,照着岩洞内各个角落,最终他失望地发现,除了此处的小径,依然并无岔道。
继续前行还是原路返回?
廖文涛再次纠结起来。
如果继续顺着小道走下去,也不知将会走到哪里,万一走到无路可走时才发现,并不是通往那处石壁的话,那岂不是白费了一番工夫?
可就如此放弃的话,他又有些不甘。万一真的能通往那处石壁,之前连爬带翻才到的这个位置,岂不是白费了一番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