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对,恭祖先生所言甚至。董贼无道,必不可长久。我等只需坐视董贼自取灭亡即可,等董贼气运一过,我等再行出兵,岂不是不费吹灰之力即可诛董?”
这次出声的青州刺史孔融。
这两人就是坚定的“妥协派”,或者难听点也可以直接叫投降派。
他们主张各军撤退,不与董卓正面交锋。认为董卓戮士害民,必然不可长久,等其嚣张气焰过了再行讨伐。
而这两个人都有两点非常显著的共同点——一、文人出身,二、地盘远离董卓。
陶谦年轻时候也曾担任军职且颇有战功,可惜现在年纪大了,胆气已丧。之前联军势如破竹自然没什么,现在猛然五路诸侯皆败,就有些吓住陶谦了。
至于孔融,好吧,这是个“嘴强王者”,文章写得一流,性格刚正不阿,施政也有一手,但军事才能近乎于零。
孔融在和平时期担任郡守刺史绰绰有余,可想在乱世有所作为那就太难了!
更重要的一个原因,陶谦的基本盘在徐州,孔融的地盘在青州,距离董卓相去甚远,中间又有大量诸侯当肉盾,自然不怕撤军了。
不过另一批人可就不乐意了,只听曹操道:“不可不可,董贼气焰嚣张,亿兆黎民深受其害,关内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我等身为大汉忠臣,怎可因一时小挫而坐视董卓为恶?”
“不错,孟德兄言之有理。我们晚一天诛董,天下苍生就多承受一天的煎熬。文举兄与恭祖兄乃当世大儒,岂可坐视董贼鱼肉百姓?”
刘备也起身,满脸正气的呵斥陶谦与孔融。
“布一介武夫,只知道董贼与某不共戴天,天下有董无吕,有吕无董!!”
“二位此言差矣,董贼不除天下难安,除贼岂有看时机一说?”
………………
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等先后加入出言讨伐的阵容,让刚刚吃了败仗,准备出言支持陶谦的公孙瓒硬生生的将到嘴边的又话咽了下去。
话说经历了昨天的败仗之后,他也有了退缩之意。只是好面子的公孙瓒见众人群情激奋,又不太好意思提这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