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第二场考试的结果出来,石喻依旧过了,但是没有得到坐堂号提前的通知。
据石喻反馈,第一场与第二场他自我感觉良好,蛮有把握可以拿到提前的座次,结果发案出来,石喻虽说都取中了,但是都没有通知他将座次提前。这说明他考得一般。姜夫子学塾里八个参加县试的学生里,只有姜鸿祯一人,在第二场结果出来之后,得到了提坐堂号的通知。
石喻是个心高气傲的孩子,考试结果结果一般,他看大哥石咏的眼光,有时候也会变的讪讪的,拿眼溜一溜石咏,便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去。
石咏便安慰他:“你小小年纪,不显山不露水,不出风头,这是好事。回头换了靠前的号舍,主考官在你面前走过来走过去,很容易分心,影响你的发挥。”
岂料他这话一说过,第三场成绩出来,石咏就被啪啪打了脸。石喻在县试第三场发案的时候,接到通知,说他第四场与第五场,座次都提至前排。反倒是姜鸿祯发挥得不大好,考场的坐堂号反而又落了下去。
为了这第三场的考试结果,石咏特地去请教了姜夫子。
在每一场考试之后,姜夫子都要求他的学生们将试题与他们的答卷默写下来,算是一种“复盘”,便于考试之后分析预判孩子们的考试结果,也易于为学塾里后来应考的孩子提供“真题”与“判例”。
姜夫子拈着须夸石喻:“这次的经义,题目出得很偏,依我的看法,应是大多数人只要破题答得沾边了,就都给通过了。而令弟么……”夫子说着笑笑,“这样的题,是绝对难不倒令弟的。”
看见夫子的笑容,石咏一下子明白了。估计这第三场又是出了“截搭题”,这一类题目正是石喻的强项,焉有不取中了前几名的道理?
于是石咏只得又反过来安慰石喻:“你发挥得好,主考官将你的座次提前,对你愈加严格要求,这更加表明考官认为你是个人才,对你期望殷切,你到时将考官对你的期望都化作动力,全神贯注,好好答卷便是。”
若不是早先他将安慰的话说得太满太肯定,有何必这时候圆得这么辛苦?
石喻看着哥哥,笑得眉眼弯弯,点了点头。
石咏晓得,他这个弟弟是个“激励型”选手,第三场的良好发挥和优异成绩,给石喻带来了强大的自信。也正是这样的自信,能够帮助石喻在第四场与第五场时,虽然跻身一众比他年长数岁、甚至数倍的考生之中,依旧能毫不在意旁人的眼光,稳稳地发挥他的既有水平。
于是乎,待到第四场与第五场考试的时候,石喻已经完全不紧张了。他婉拒了大哥送考的要求,甚至连李寿陪考也不必了,考完交卷出来,自行与同窗们一起回椿树胡同,默写试卷,交流答案。
一时县试五场全部考完,石咏打听了最后发案的日子。他那日需要上衙,没法儿在放榜的第一时间就去看榜,便吩咐了李寿。岂料石喻又递了个八人的小名单给李寿,拜托李寿替他将同窗的名次全看了,抄回椿树胡同学塾来。
然而石咏在内务府府署心神不宁,坐立不安,这副样子叫十六阿哥看到,立即大手一挥,放他去顺天府看榜。
石咏再三感激一回,立即赶赴顺天府。县试发案的地方就在顺天府礼房外面。发案之前鸣了一记礼炮。待到石咏听见炮声赶过去,大红纸写着的长案已经贴了出来,而长案跟前挤的全是人。
石咏眼尖,早就见到人高马大的李寿立在人堆之中,当即大喊一声:“李寿——”
那边李寿听见石咏招呼,赶紧从人堆里挤了出来,脸上全是兴奋,高高扬着手中的八人小名单说:“大爷,二爷中了,二爷中了啊!”
石咏高声问:“中了第几?”
“二爷中了十六名,第十六名!”李寿的声音,在嘈杂的人声中几不可辨,导致石咏又大声呼喝着问了一遍,李寿再答,他才勉强听清:弟弟石喻中了第十六名。
——顺天府县试的第十六名啊!
石咏一下子觉得眼眶有点儿发热:第一场考试时在考场外排队排得人山人海的景象他尚自记忆犹新,毕竟所有隶属八旗的子弟应考俱在顺天府;除此之外,若是官宦人家子弟,随父兄在京任上不在原籍的,亦可以在顺天府应考。这便导致顺天府考试的竞争极其激烈。而石喻取中了第十六……
这时候李寿已经挤到了石咏面前,告诉石咏:“大爷,刚才发案的时候,小的刚刚看到了二爷和姜少爷的名字。其他的还没来得及看!”
“姜少爷”就是姜鸿祯,是石喻最好的朋友。石咏赶紧问:“鸿祯第几?”
李寿答:“就在二爷下面一点儿,第二十一名!”
这可真是大喜了!——石咏心想,姜夫子教出来两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然在竞争激烈的顺天府取得了这样好的成绩。往后椿树胡同学塾想必会比眼下更加名声显扬。
“大爷,咱们是先回家报喜,还是怎地?”李寿养着手中一张八人名单问石咏。
石咏想了想:“李寿,麻烦你再去案前看一回,看真了,将大家的名次都抄下来,咱们再回去。”
学塾八名子弟,显然是一直互帮互助惯了的,感情深厚。石咏这么做,也是生怕他们当中有谁没中,而石家为石喻大肆欢庆,多半会令旁人失落不快。
李寿随口答:“大爷瞧您说的,这有啥麻烦的?”说着他就又挤进人群里,石咏在远处看见他慢慢地一行一行地看下去,过了一会儿便挤出来,又记了四个人的名次,石咏赶紧向旁边的店家借了笔墨,记在那名单上。
李寿那边已经又挤进去看了一回,再出来的时候满脸是喜色:“大爷,全中,全中了!二爷和学塾的同窗们,八位小爷,全中了!”
旁人有听见李寿这样说,便有惊讶地问:“八人应考,八人全中,这是哪一家学塾呀?”
石咏笑笑不答,椿树胡同学塾这次的成绩迟早会被人打听到,用不着此刻他来替姜夫子宣扬。这时候石咏又依着李寿说的,将余下两人的名次记在那名单上,然后让李寿拿着名单再去核对一遍,确认无误之后,两人一起回椿树胡同。
石喻他们此刻都在学塾里等着消息。石咏与李寿一冲进门,就大声对这些孩子们说:“全中,全中了!”石咏随即将手中的名单一扬。
原先石喻等人都是外表镇定,内心其实都有些忐忑不安,此刻听到这个消息,先是呆了一呆,然后一起尖声大叫。随即八个少年人聚在一起,张开手臂相互紧紧拥抱。
“太好了,太好了!”
石咏在一旁,莫名生出一阵感动。对于这些少年们而言,重要的不仅仅是自己的成绩,这些朝夕相伴的同窗们能够大家一起继续往前走,才是更重要更令人振奋的。
石咏见到姜夫子正站在一旁,拈着须看着这群少年人,赶紧与李寿一起过去,拜谢石喻的业师。这举动提醒了石喻他们。八名少年齐齐地在姜夫子身前拜倒,一起大声说:“学生们感激师父(父亲)的日常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