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这事儿就这么定下来了。
李寿当然是最激动的。他已经很长时间没回过树村,得了这个机会,终于能与父母家人好好团聚一阵。此外,石大娘应了李寿,答应在树村给李寿与桃儿正式操办一回婚事。李寿能在邻里亲朋面前风风光光地娶媳妇儿,别提多高兴了。
于是石咏先将李寿打发回树村去张罗。李寿除了要安排在自家迎娶桃儿之外,也将石家在树村所修的“别院”里里外外清扫一遍,该安置的家什儿一一安放停当。除此之外,石咏还给他列了一张长长的单子,告诉他别院里哪里种花、哪里种树,家具如何摆放,又该放置何种饰品,李寿都赶着一一照办了。
因此待到石咏陪着石大娘与如英抵达树村的时候,石家的小院已经收拾停当,各处都布置得非常雅致,石大娘与如英都很满意,因为她们各自的居所,都是按照她们的品味来布置的。
抵达树村的当日,石大娘与如英都是舟车劳顿,早早歇下。第二天清晨,石咏见如英精神很不错,便陪着她,又在自家小院里转了一圈,夫妻两个商量了一番,以后家里人口多了,前来避暑的人多了,院子如何安排,如何装点,大的住哪里,小的又住哪里。夫妻两个谈得兴致勃勃。
石咏见日头出来,一时地面上的露水都干了,这才扶着如英,说:“走,带你去更好的景致那里看看去!”
他并不出自家正门,而是从院子后面一扇小门出去,那里有一条碎石砌出的石阶,一直延伸,往石家当年买下的荒山上去。
石家当日买下的“荒山”早已不再是荒山了,到处植遍花木,清晨雾气散开之后,山上更显静谧幽美。
早先李家曾经在此养了不少鸡鸭禽鸟,如今这些也都挪到了后山去,前山都只是种上了桃树、李树、石榴树。如今正是石榴开花的时候,当真是榴花灿烂,火红的一片一片,一直蔓延至小坡顶上。
石咏陪着如英缓缓来到坡顶,如英一低头,便见眼前是一泓清泉、一丛翠竹,翠竹旁还有一间小亭掩映,亭中有两个小小的坐席,面向着那一泓清澈见底的泉水。
如英登时觉得暑意全消,笑生双靥,道:“似是天下再没有比这更好的地方了。”
石咏知道这时候自己应该再追加两句甜言蜜语的,可是话到口边就全忘了,眼里只有如英一张笑脸。如英喜欢,他就心满意足。
待从山下回来,李家那里则在热热闹闹地筹备李寿的婚事。喜棚早已搭起,摆开了流水席请全村人喝喜酒。
树村村民大多羡慕李家,也有些想不明白:明明看着李家从来没有增加过田地,这些年不过多做了些小本生意,卖卖吃食,养养鸡鸭什么的,怎么这日子一下子过得这么红火了。到了如今村民们大多恍然,原来李家的二小子跑去做了人家的大管事,京里有人罩着,难怪如此。听说李寿又娶了主母身边得脸的大丫鬟为妻,村里人都只觉得体面。
邻居王家的狗儿王平倒是有些不忿。他王家可是早年间与王子腾家祖上连过宗的,后来又攀上了荣府这一门贵亲。可是如今王家也依旧是这么不温不火地过着,从荣府所得,也不过是人家指缝里漏出来的一点财帛罢了。王家的日子过得甚至还不如做人佃户的李家。这令王平憋着一口气,甚至不大愿意上李家道贺,登时被岳母刘姥姥数落一通,指他心胸狭窄,不过看不过旁人过得比他好而已。而如今王家一子一女,板儿读书尚好,青儿眼看也能嫁个好人家,又有什么非要羡慕旁人的地方?
王平听了岳母训斥,心里羞惭,却到底还是拉不下脸去吃席。最后刘姥姥一怒,自带着女儿和外孙辈儿去了。
李寿就是从石家在海淀的别院里迎娶桃儿。扎了红绸的轿子在树村里转了一圈,绕到石家,接了桃儿又从树村外头绕了一圈回李家。随后才是拜天地父母,送入洞房。
这一次桃儿出嫁,石大娘非常经心,给桃儿张罗了不少陪嫁衣裳和首饰,让她嫁得体面风光。石家上下的大小丫鬟仆妇则看在石大娘和管事娘子柳家的面上,一起都出来道贺。这期间石咏小夫妻俩也留心着望晴的反应,毕竟望晴以前也看中过李寿,然而李寿却先一步相中了桃儿。
望晴与众人一样,前去给桃儿贺喜,全程看不出什么酸意。李寿来迎亲的时候望晴也落落大方,偶尔对李寿打趣两句,没有半点异样。就仿佛当初望晴看上李寿,只是因为李寿皮相好看而已,后来实际了解下来,觉得也不过如此罢了。
既然望晴自己早把这事儿都给忘了,石咏小夫妻两个自然也放了心。石咏也好生庆幸当初谨慎了一回,没有将望晴的心思教旁人知道,否则这些年轻人之间,相处起来,可就万分尴尬了。
这边在热热闹闹地办喜事喝喜酒,李大牛却把石咏请到一旁,低声说:“大爷,有些事儿,实在是想向您请教请教。”
石咏应下,李大牛却有些扭捏,半天方道:“大爷还记得小人以前酿的那些酒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