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科技幻想>不做记者好多年> 第十七章 骚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七章 骚扰(1 / 2)

可怜的博姐,胎死腹中,深深刺痛着王雨潇的心。

王雨潇彻底地看透了,眼前他所经历的一切。

为了这份工作,他经常试图给自己的精神输血,他需要漫长的夜来疗伤。

这一次,他感受到自己无法说服自己,似乎他的精神世界硬盘,已经满满当当,存不进去快乐,也倒不出来悲伤。

同事间的酒局如同逢场作戏,用粗俗的段子,刺激出来的笑容,也越来越僵硬。

当一群精神憋闷的人,喝酒再也没有意义可言。

王雨潇负重前行,看似触手可得的文学梦,仿佛离他越来越远。

新闻到底算什么?

他的理解,不过是把别人的牢骚满腹,印成无聊的铅字。

若无三急,连揉搓它的心情都没有。

王雨潇清楚这不是自己想要的文学,反而被它困在欲望的牢笼里,承受着精神折磨。

很长时间以来,他觉得作为监督的舆论单位,其实什么也做不到,和骂街的泼妇没什么两样。

不过是痛快一下记者的嘴皮子,并不能解决实际的,精神贫困问题。

也改变不了,人性贪婪所引发的烦恼。

他再一次感受到,对这份工作已经毫无兴趣。

更讨厌寻找新闻线索的样子,像翻垃圾箱的流浪狗。

搬进新房子,工作的气息却十分陈旧。

每天,王雨潇和三丫手拉着手,坐上同一趟公交车。

生活中一件很小的事儿,却很洋溢着满满的幸福。

直到上了车,王雨潇也一脸宠溺地,不愿撒开三丫那纤细的玉手。

三丫的头靠在他的肩膀上。

他的头望向窗外川流不息的马路。

两口子有两个食堂可以选择,要么是电视台的食堂,要么是报社食堂。

通常,去报社食堂吃早餐的员工比较多,可能是口味比较重一点的缘故。

正直天都市的冬天,王雨潇两口子在家里吃早餐,更有助于防寒。

要不然,去公交站牌这一段路,足以冻得直哆嗦。

王雨潇在报社附近的灯岗站牌下车了,三丫再有几个站牌,便到广电大厦站牌,下车就是电视台。

王雨潇穿过马路,将衣服领子立起来,向三丫挥一挥手。

转身向寒风刮来的方向挪着步子,他发掘腿脚越来越重,曾有几次转头回家的念头。

他感觉肉体呼吸到的空气是冰冷的,思想呼吸的精神空气也是冰冷,他讨厌即将工作的晚报采编平台,哪里冰冷而压抑。

王雨潇属于敏感的人,他那敏感的眼睛和头脑,能迅速揪出新闻事件的焦点。

同样,他的敏感,也给他带来更多的感受。

他的快乐,比别人的快乐更浓郁。

他的悲伤,比别人的悲伤更迷茫。

坐上了观光的玻璃电梯。

像时光机一样,瞬间来到熟悉而又陌生的采编工作平台。

恍惚间,玻璃门像是阻隔他,前往另一个维度空间的大门。

能清晰的看到,却触摸不到,所有,眼前的一切,只剩下灵魂的躯壳,却再也感受不到灵魂的肉体。

留下难以割舍的,是日复一日的习惯,像每天早上都要刷牙一样。

可能是某一天,可能是某一件事,它像命运的开关一样,无意中的触碰,点燃脑子里的灯,照亮脑子里的陈列馆。

王雨潇拿起一份报纸,坐在办公桌前,无心地翻看着,艰难地收拾着低落的思绪。

离很远,大国皮鞋的拖沓声传来了。

王雨潇都不用抬眼睛,这些无聊的信息便传进他的耳朵,紧接着,一个猥琐的小脑袋伸过来。“哎哎哎,有没有采访啊?”

他急切的问着。

“来吧,咱俩先干两盘象棋吧!”

王雨潇无论什么心情,都敢于应战。

连输几盘之后,大国明显看出,对手被虐都波澜不惊,显然王雨潇没什么心情。

这样的对局,刺激不到对手,显得毫无价值,还不如去写新闻报道。

大国回到座位。

他的个子不高,看问题的角度也不高。

他非得装作看得比较透彻的圣人。

对他来说,天都晚报的工作不过是养家糊口而已,毫无高尚可言。

对于王雨潇来说,这何止是吃饭的家伙事儿,还承载了他的高尚梦想。

然而,他所注重的精神世界,被这个充满欲望的环境,蔑视得一文不值。

王雨潇端起了杯子,喝了几大口水。

仿佛只有纯净的灵魂,才能灌溉他那干涸的思想沙漠。

随后,他带着迷茫的心情,坐上了去往天都市120应急指挥中心的公交车。

那个地方,王雨潇很熟悉,适合做一些总结性的话题报道,事件性报道多在一线急诊室。

他每一段时间,都来搜寻一圈,看一看积累的信息。

比如,入冬提醒,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高发之类的。

这个地方线索比较稀少,刊发出来的报道也无关痛痒,即便如此,天都晚报得有好几双眼睛,虎视眈眈地盯着这里。

“你好啊,王主任。”王雨潇客气地寒暄着。

王主任每次见面都是这套台词儿。

“你这可是有一阵儿没来了。”

“最近,挺忙的吧。”

“我看你写的报道了,都是大手笔啊!果然是名记啊!”

她用客套的口吻,说着她关注记者的实话。

不熟悉的记者,她们也没有精力去关注。

寒暄之后,王主任介绍说。

“最近,也没什么重大的事件,有几个食物中毒的案例,被急诊版面的记者给拿去了。”

“不过,食物中毒的案例并不是频发期,反倒是心脑血管疾病,随着气压降低,有些抬头之势。”

她说的这些,都是记者采访过很多遍的事情

不过,新记者还是能提起兴趣,王雨潇看待这样的新闻,像换季的外套,每到一个季节,都有一个季节的类似新闻。

早已没有新意,也不值几吊子钱。

像王雨潇这样的老记者,必须得拿出重大报道,用最少的体力和精力,迅速解决吃饭问题。

他觉得人的精力有限,真正工作的时间没多少,用来修复自己的心态,不知道花费了多少工夫。

他就是自己的终身免费心理咨询师。

他十分认可,“世界上最好的医生就是自己!”

这是人民日报刊登的报道,其中,这句简单的话,富含很多学科,有医学根据,有心理学成分,他更赞同,话里的哲学成分。

值班的女接线员有很多,即使是熟悉的,王雨潇也不清楚名字。

听说王雨潇来了,接线员请示王主任之后,她说:“最近,总有一位空巢老人频繁拨打120急救电话,老人十分可怜,估计是子女不在身边,没有人照管他。”

王雨潇瞬间来了精神。

“这确实是一个很好的新闻线索,是一个以小见大的重大新闻。”

“有时候,看似不大的小事儿,却能引发社会的讨论,引人深一步思考。”

王雨潇言语中,对接线员的慧眼识珠很是赞赏。

王雨潇有些采访兴趣,却再也找不到当初,碰见好新闻线索的兴奋与激情。

王雨潇不忘称赞接线员认真负责的态度,如果她把老人的“骚扰电话”,真的当骚扰电话看待,老人很可能因此与生命擦肩而过。

踏上公交车,赶往那位求生的老人家。

老人家住西城区,最西南位置,比较偏远。

即使是房地产鼎盛时期,泡沫都没沾到过。

哪里也是八十年代建的楼房,可能更早。

当时,享受这个待遇的工人,可谓羡煞旁人。

如今,真是不可同日而语。

这里的房子,还真是“白菜价”了。

说起“骚扰”120这个事情儿,已经是三天前了。

120指挥中心接到一个十分奇怪的报警电话。

第一次打进来,电话响了几声,便挂断了……

第二次仍然如此。

一连几次……

好不容易又打进来。

接线员立刻说:“你好,这里是120指挥中心……”

话音未落,电话再次忙音!

这个“骚扰”电话,接线员判断和以往的骚扰电话不同,也说不出来哪里不同,可能是工作经验给她的心理暗示吧。

她认为,存在一种可能。

那就是,老年人遇到紧急情况便懵了,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

接线员分析之后,打算把电话再回拨回去,看一看,电话那端究竟发生了什么情况?

令接线员无奈的事情发生了。

对方电话设置了防止骚扰的功能,应该是加密措施,使得120指挥中心的电话,无法拨通对方电话。

无法回拨电话的事情,在120指挥中心不算新鲜事儿,她们经常遇见加密的电话,导致无法回拨的情况。

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当时值班的主管领导判断,这个电话,有很大的可能是老年人遇见了紧急情况,不知道该如何处理,造成慌乱了。

接线员只能密切关注着电话机。

她们紧张地期待,电话能再次打进来,然后,迅速稳定住对方的情绪,按照指挥中心的操作,及时进行处理。

时间滴滴哒哒,指挥中心的接线员似乎能听见彼此的心跳声。

她们用电话指挥,不知拯救了多少条天都市人的生命,这个接线员的小岗位,却担当着最神圣职责。

每一分钟,她们都觉得是那么的漫长。

过了足足7分钟,电话终于打进来了。

这次是一部手机的号码打进来的。

“快来呀!我老伴不行了”

电话中的老太太哭喊着求救。

可是,她这一句话,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在关键时候,反而耽误事儿。

因为话里没有一丁点有用的急救信息。

想在深入沟通,也问不出个所以然来。

王雨潇深知那种感觉,就是知道你出事儿了,却不知道去哪里营救你,120指挥中心纵使能受得了海底捞针的苦,只怕时间不等人!

120指挥中心接线员,几乎每天都能遇见这样的老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