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科技幻想>不做记者好多年> 第二十四章 救命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四章 救命车(1 / 2)

王雨潇刚刚结束连续四天的系列聚焦报道。

他从天都市东城区穿行到西城区,用三种交通工具,公交车、出租车、私家车,体验式采访,感受付出的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

那么,到底那种出行更节省成本呢?

经过王雨潇长时间的积累,一篇看似不疼不痒的话题新闻,并且毫无故事性可言,却引起了老周的重视。

针对天都市东西城相距较远的特点,系列报道,戳中了城市交通便利性的要害,话题性不言而喻。

王雨潇认为,这种报道完全是为了填饱肚子,并不符合大多数老百姓的猎奇心里。

这几天,他的屁股像粘在了电脑椅子上。

要么打一番电话,要么头也不抬地盯着电脑。

这种看似不费工夫的报道,全凭记者的驾驭能力,在搭配一个新颖的点子——以体验式报道的形式撰写。

王雨潇连续聚焦报道,这在天都晚报很少见,赚得沟满壕平的同时,也展现了自己的能力。不过,他并没有沉溺在他人羡慕的目光中。

王雨潇没有得意,他不再期待自己的作品,能够给他人或者社会带来那些影响,他彻底地沦为新闻民工,再好的新闻报道不过是计件的板砖。

正所谓趁热打铁。

王雨潇策划体验120急救车。

这个话题已经策划了很久,一直存放在他的脑库里。

他琢磨这么久,一直没有采取行动,不是因为采访中要在东西城两家医院来回奔波,是因为他的积极性不高。

每一个点子想出来容易,能和领导产生火花难。

若不是这篇连续聚焦报道的带动,这个体验报道,基本被拍在脑海的沙滩上!

给120急救车让行,的确是一个老话题,也是一个要命的话题。

让行问题一直被划定在道德层面。

那些需要跟阎王爷掰手腕的人,却被缠在不文明司机这个的小鬼儿身上。

一条阳间路,成了多少人的不归路,可能无法统计。

但是,一条鲜活的生命,跨不过道德的门槛,连阎王爷都无奈。

这个问题突然爆火,确实有被炒作之嫌,一量120急救车在自家医院三公里位置,足足堵住了40分钟。

车上那名急救患者,怎么也没有想到,和他生命讨价还价的并非可怕的阎王爷,而是更可怕的“马路杀手”。

患者生命最后的40分钟里。

120急救车的警笛,叫破了喉咙,也没几个司机让行,在举步维艰中,目睹患者奄奄一息。

患者的离世,各大媒体争相关注,希望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唤醒漠视他人生命的人们。

这是全体市民的生命通道,不要觉得这个问题,离自己有多远。

它和普通的出行一样,都是与市民密切相关的民生问题。

令人费解,在交通发达的今天,市民并没有因为科技进步而提速,反而不方便了,办事节奏变慢了,出行变堵了。

显然,文明的灵魂拖了后腿,是时候等一等灵魂了。

于是,王雨潇带着诸多拷问,来到西城区医院急诊室,体验120急救车的急救过程。

庄部长从天都总医院宣传部,调到西城医院宣传部。

每次见到他,那副大眼镜框后面,眯缝笑着一双逢场作戏的小眼睛。

庄部长大嘴快要咧到耳根子。

“来了兄弟,有什么事儿啊?”一口人精的口吻。

然后,他便以有会议当做由头,若是不合胃口的事情,他借口便推辞了。

这个小眼睛精得很,可谓,“不见兔子,不撒鹰。”

说明情况之后,小眼睛笑得更灿烂了。

亲自带着王雨潇来到急诊室,被安排在了急诊室里的急救车司机休息室。

在没有120出诊任务的时候,记者能有个栖身之所。

在120出诊的时候,有人叫记者上车。

没有小眼睛,也打不开方便之门,所以,有些不受待见的人,也能有些用处。

王雨潇坐在公共的床边,从夹包里,掏出烟盒,放在铁烟灰缸旁边。

想起第一次蹲守急诊室,还是实习生时期。

他看到一男子被人砍掉了肩膀,场面十分恐怖。

正当他要拍照片,居然被男子怼了几句。

王雨潇这才觉得不合时宜,那男子抱着胳膊急需救治,记者却不顾一切地拍照。

采访时,他不知有多少事件的采访,是不合时宜的。

社会新闻的魅力,也是它的弊端。

所以,好的社会新闻,一定是一个人,或者一个事件的悲哀,满足记者和读者的猎奇心理。

正琢磨着,突然,西城医院急诊室里,通红的报警器不停召唤。

这个房间里,也有报警器。

躺在床上休息的急诊车司机,拦住要跑出去的王雨潇。

“你先别动,我听听几声。”

然后,他一本正经地告诉记者,急诊室里的“秘密”。

“响一声,一般是外科出诊,响两声,一般是内科出诊,响三声,一般是病人转院。”

只听报警器响了三声。

原来是转院,所以,急诊车司机也没那么紧张。

司机带着王雨潇,踏上了6号救护车。

司机习惯性地回头看了一眼车内情况,这都是按部就班的程序,然后,他启动车辆,向住院部开去。

车里的人虽然稍显放松,也都绷着脸,一副急匆匆的严肃表情。

王雨潇说:“患者转院,你们大可不必那么紧张啊!”

医生、护士七嘴八舌地说。

“我们刚到急诊的时候,冷不丁来,也不适应,现在干时间长了,我们已经麻木地习惯了这样的节奏。”

“另外,我们看似着急,实际上,心思压根没在着急上边,大家一直紧张地谈论患者信息,包括患者的家庭位置和患者目前的病情,所以,我们根本没有时间去感受自己多紧张,只想快一旦,让患者多一分生存的希望。”

急救车在西城医院院子里,向左转弯的路口。

王雨潇坐在副驾驶看到,一辆桑塔纳出租车停在右前方,女司机看到急救车,眼皮子都没抬一下,不但不让行,还一脚油门抢道先行。

望着女司机淡定的表情,她的眼睛里,根本没有拿急救车当回事儿。

急救车也是车,她才不管,急救车是不是跟死神抢时间的生命之车!

急救车司机爱答不理地说。

“我都习惯了,像这种急救车开出医院大门都费劲的事,是经常发生事情。我们也拿他们没办法,毕竟,每个司机的文明程度都不一样。”

好不容易挤到住院部,两名医务人员和家属将一位老人抬到车里。

家属准备将其带回家中调养。

刚出医院大门口,行驶在马路上的两辆越野车直接逼停急救车,没有让行。

接着,遇到一辆让行越野车,车上司机很规矩地打开右转向,将车向路边靠去。

王雨潇像如获至宝一样,向越野车投去赞赏地目光。

对于即将要呈现的报道来说,他需要更多的不让行,来充实报道内容,但是,在他内心深处,他更希望看到车辆文明让行。

转院的老人,家住医院,几分钟的路程,况且,他也不怕在路上耽搁,毕竟,他不是急救过程中。

即使如此,司机也应该养成让行的文明习惯才是。

耽误几分钟时间,对于急救车司机来说,算是一路顺利的,那怕出现急救的紧急情况,能保持这个时间到达,患者也有充足的时间获救。

司机无奈地说。

“不让行的情况有很多,也不乏物业锁门的、立墩子的、单元门口堵死的。”

“每次出警,我们都细致地和家属沟通,避开这些耽误时间的地方。”

“这样,我们在路上抢到的每一分钟,才真的顶大用处。”

“作为急救车司机,我每趟出车都竭尽全力。”

“你们记者能关注这个问题,确实是很值得社会去讨论。”

“但是,没有几个车让行是常态,我们的车辆全程都有监控,那辆车让行,那辆车没有让行,视频里看得一清二楚。”

“拿着视频资料,也曾找到交通警察,希望他们能作为处罚依据,或者警告的依据。最后,还是不了了之了。”

“交通警察支队有关人员,说这是个人文明问题,其它城市也如此。他们鼓励让行,但不让行也不违法,让行却涉嫌违章,驾驶员也懒得给自己添麻烦。”

“他们的意思是的道德问题引发的不文明乱相。”

回到司机休息室,里面有上下铺左右共计八张大床。

这屋子的格局和火车包厢一样,王雨潇坐在靠窗户的位置,一边和那个司机抽烟,一边聊着他的经历。

铁烟灰缸已经塞满了,烟头积累的时间应该挺长了,散发着浓烈的烟油味儿。

王雨潇拿去洗手间,倒进黑色的大塑料垃圾桶里,返回屋里,正赶上两声警笛想起。

王雨潇听出是内科的急诊,指挥中心把患者的地址发送到急诊车导航上,接诊单子上注明,患者是一位老人,在附近社区服务站,老人突发高血压,情况十分危机。

一场与死神博弈的“速度与激情”正在上演。

刚出医院门口,急救车司机拉响了警笛声。

这是为垂危老人赶时间。

当灯岗刚转换红灯时,对面,左转车辆连续过了几辆车,均未让行的,并抢先通过。

耽搁大约十几秒时间。

司机没有办法反制,只好再采取鸣车笛,强行通过,这才把着急通过的车辆逼停,急救车才得以穿过灯岗。

司机拼命赶时间,万万没想到,出诊地址是错误的,经过3分钟地打听,才到找到急救患者的地点。

好在也在附近,1分钟便赶到地方了。

经过短暂抢救,老人体征稍微平稳之后,又紧急将老人带回急诊,进一步观察和治疗。

回到休息室,王雨潇询问司机:“像刚刚逼停对方的情况,一旦发生事故怎么办?谁来承担责任?”

司机师傅说:“通常判断责任,要看急救车是否出诊,如果出诊对方也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如果没有出诊记录,急救车和普通车辆无异。”

“当然,也不排除有些一些司机擅自主张,打着急救地幌子交通违法。你也知道,那个单位都有几个这样的人。”

很快,天黑了。

王雨潇发扬吃苦耐劳的社会部本色,泡了一盒方便面,加了一个卤蛋和肠。

“兜里的钱充足时,人的底气就是不一样,连吃泡面,都显得那么的得体。”

王雨潇暗自嘲讽,自己“奢侈”采访生活。

还没来得及倒面汤,又来了两声警笛响。

在一路哀嚎声中,王雨潇从急诊走廊跑上了急救车。

“我刚才打听了,是先前一辆急救车拉过来的,喝药轻生的年轻女子正躺在床上,嘴里插着医疗设备的管子。”

急救车司机再着急,不忘和记者对话。

“这样的场面,我们见怪不怪了。那女子正在急救室内洗胃呢,我看见那女子在黑色的急救床上,没轻折腾,十分遭罪。”

“鬼哭狼嚎的一定是她的家长,估计,能抢救回来的几率不大……”

“唉,这场面,隔三差五就能遇见一次。我真不知道那些喝药的,或者割腕的,都在吓折腾什么?咱老百姓不有那么一句话吗?叫‘好死,不如赖活着’,人生能有多大地事儿过不去?你说,是不是?记者同志。”

王雨潇接过他的话。

“在我们天都晚报社会部,也有也句话,‘有死的决心,还害怕活着吗?’,其实,道理都明白,很多时候,仅仅是自己一念之差,便把自己的生命系上了死扣!”

这次出诊,是一位八旬老人病重,意识已经模糊了。

患者家属在电话中指挥着路线。

用最快的、最近的路线迅速赶往。

突然右转弯的大巴,还有出租车猛地冲过来,不但,没有让行急救车,还把急救车逼得停下了!

急救车司机看得比较淡薄。

他清楚,一旦发生交通肇事,更耽误事。

他只好无奈地等他们都过去,这一会儿,也得耽搁十几秒的工夫。

王雨潇心里很不是滋味,隔三差五这么耽搁几秒,患者那边可耽搁不起啊!

正无奈呢。

没走多远,一辆捷达车快速强行转弯,然后,捷达车却缓慢行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