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了,徐总裁,介绍一下,这位是托马斯。”罗蒙给他做介绍:“中科院的特聘导师。”
“大人物啊!”徐铭尊跟托马斯握了握手:“看样子您是个混血儿。”
托马斯是个中老年人,大概是保养得好,并不显老,身体偏瘦,个头不高不低,大概一米七五左右吧,花白的头发,眼睛上戴着一副金边眼镜,文质彬彬的一看就是个老学究。
“我有二分之一的伊朗血统。”托马斯扶了扶眼镜:“实际上,我是在中国长大的混血儿,我的名字叫马梵斯。”
“麻烦事?”徐铭尊瞬间就给人起了个外号。
罗蒙没忍住笑了出来了!
他们三个到了山神庙,王子安出现了,相互介绍之后,托马斯,或者说马梵斯更失望了一些,但是他还是友好的伸出了手,跟王子安握了握:“你好,我叫马梵斯,你可以叫我托马斯。”
“在国内,就别整那些洋玩意儿了。”王子安道:“我就叫您马梵斯?”
他倒是没有跟徐铭尊一样,喊什么“麻烦事”。
“哦,你可能不知道,我这个名字,其实就是个麻烦!”这位老教授很有意思的跟他们说了,自己名字的趣事儿。
实际上,梵与都读作“凡”即第二声(上声)。
梵的本意是树木茂盛,的本意是草禾茂盛;后来梵与都表示植物茂盛之意而相互通用。
马家人口稀少,混血的就这么一个,希望他能多生几个孩子,让马家枝繁叶茂起来。
由于语言文字发展变化,因与蓬意思相同而改读“朋”,原来的读音反而成了非常用读音了。
佛教传入神华帝国后,因为佛教发源地印度树木茂盛,又有近似读音“梵天”的神灵信仰,所以又借用华文的“梵”字来表达印度或者印度宗教如吠陀教、婆罗门教、佛教,尤其是婆罗门教与印度教,但为了区别本原的梵字含义,才把关于印度的含义表达意项改读第四声“泛”。
因为佛教在南北朝和隋唐辽宋时期非常流行,梵字的原音原意反而被淡化,甚至被遗忘,导致人们以为“梵”只有第四声。
元朝以后的华文字典和词典几乎没有梵字本原的第二声读法及其含义的收录。
但是,梵同一样,尤其本原的泰华语言文字读音及其义项,不能喧宾夺主。
所以,梵字表达华文意思时,还是应该读作本原的第二声,如梵净山一词还是要读作第二声才对(梵净山名称的意思是林木茂密又深幽清净的山峰)。
梵字只有表示印度文化含义时才能读作第二声。
“所以我的名字在某些场合上,有所纷争,外国人又分不清楚,于是我就给自己起了个名字,叫托马斯。”马梵斯耸了耸肩膀:“这个名字,没人有异议,就连国人自己都可以这么叫我。”
“那我称唿您马老师吧!”王子安坚持要用中文交谈,用汉语称唿。
这是一种很中二的情怀。
罗蒙无所谓,他在中国待了十几年,都把这里当第二故乡了。
不过马梵斯教授却很欣慰:“好,那就叫马老师。”
这个称唿他很久都没有听到过了,学生们都叫他“马导师”,外人都叫他“马教授”。
而且他这个人名字古怪,脾气更怪,也没什么亲戚朋友,孤家寡人一个,一辈子没结婚,后代里血缘最近的是他的外孙子。
那小子在国外,还没回来呢。
“马老师,我们这里山清水秀……。”王子安给他介绍了一下王家围子,葫芦山,玉带河,然后就到了山神庙。
“哦,山神庙!”罗蒙对山神庙很向往,因为老板住在这里“修身养性”么,结果进来了才发现,这个山神庙好小:“这个很小,没有我去过的庙宇大!”
他是在京城那个地方待着的人,去过的庙宇肯定大啊!
有很多庙宇,现在都成了旅游景点了,进去一次不仅要花门票钱,烧香要花钱,买供品要花钱,喝口水都需要花钱。
但是山神庙没要他们门票钱,当然,他们也没烧香。
“在这里歇一会儿,喝口水,我们去后山看伊朗藏红花。”徐铭尊掐腰,十分自信的样子:“保证让你们大吃一惊。”
“喝口水就走,我们不累!”年纪最大的人,就是麻烦事、哦,不对,马梵斯,老教授为了早一点看到“奇迹”,不顾自己六十来岁的身体,坚持不歇息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