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话人由着她说些胡闹话。#冥冥觉察出来,出国这段经历对她改造不小。从衣品妆品到气质性格,又或者她秉性如此呢,只是一来压抑太久了。
眼下这样解放、破戒,鲜活生动太多。
捞王是先喝汤后下菜的吃法。温童饿死鬼托生般地痛饮三碗底汤,赵聿生胃口平平,就坐着看她吃,时不时拿汤勺别一下沫。
忽而,她搛的猪肚掉了,掉在桌上一路拿嘴去追,没成想误把它弄跌了地。饿死鬼号丧,“哎呀,怎么掉了呢?可惜死了。”
某人忍无可忍,“锅又不是没有了!至于吗?刚闹完大.饥.荒啊?”
“是真的很久没吃了……”
只有“饿”过的、乡愁过的人才知道,哪怕一点都是好的。赵聿生歇了责难,拿汤勺递她,“用这个,不容易掉。”
“你不喝嘛?”
“吃火锅不喜欢这种清淡白汤。”
温童怔怔神,“那你不早说?”
对面人徐徐拿手托住腮,一声微哂,“说了有用吗?就像跟太监论长短。有人口口声声‘不管就要吃非它不可’啊。”
“什么叫跟太监论长短啊……”
真难听。温童得十二指肠打成中国结,吃撑之前坚决不要跟他讲话。
原来别后重逢不一定是沉重凝重的。#不一定是摔摔打打或无语凝噎的。
温童震惊于他们还能平和地坐下吃一顿饭,高架上短暂地不对付之后,直奔主题就来了火锅店。其实她除了饿,除了馋这四方食事,#想用“吃”的动作排解一下局促。她又想到《甜蜜蜜》,想到张曼玉再会黎明时捧着盘糕点疯狂机械地往嘴里塞,还自嘲像饿鬼一样。
因为吞咽可以代替说话,按下震荡过的内心,甚至可以嚼碎许多情绪。
于是,这样完美的心理代偿,叫温童一不当心贪多了。
赵聿生抽完烟回来的功夫,她就捂着胃趴在桌上,不得命了。脑袋边一大杯冰沙见底,另一份也只剩半杯。冷热交替、生荤相杂,可想而知姑娘吃坏肚子了。她还不怕死地眯了两小杯黄酒呢,说是秋冬天养生暖胃。
某人只觉得她在作死。
“先生,您的……”一旁侍应生想报备情况,又怕弄错二人的关系,在称谓上磕绊了。
“知道。”万幸先前结过账的人冲她一抬手,捞起温童的手袋,将人横抱起来,朝店外去。
火锅店在综商。一路上都有行人朝他们侧目。
赵聿生太阳穴一抽一抽地发胀。温童哼哼唧唧,一下说你要把晃吐了,一下说头好疼,一下又说,想上厕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