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礼》里中提到的五射,指的就是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赵教头解释道,“其中的‘参连’指的是发了第一箭后,之后三箭都要连续射出。这也就是俗称的连珠箭。”
说完,赵教头便从旁边的箭囊里取了四只箭。
作者有话要说:暗搓搓发糖!玉扳指其实还有一层隐晦的含义——拴住对方!
“两牛相争,一死一生,死者同享,生者同耕。”及其相关的判案例子出自明末清初吴肃公《明语林》。
“射,决也,所以钩弦,以象骨韦,系着右巨指。”出自汉代许慎《说文解字》。
射箭的手法等改编自互联网。
《周礼·地官·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郑玄注引郑司农曰:“五射: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也。”
第61章
说时迟那时快,赵教头将箭连续射出,动作奇快无比。
只见那第一枝箭才刚刚射出去,赵教头已经眼疾手快地将第二枝箭搭在了弦上了。随后,第三枝箭、第四枝箭同样是如此,拉弓、搭箭、射箭,动作快得不可思议,整个过程干净利落极了。
更妙的是——四枝箭连中四个木板靶心!
“好!”
“赵教头威武!”
围观的学子们掀起一片喝彩声。
赵教头爽朗地笑了笑,示意大家安静下来,继续讲解这射箭的要点。
“开弓不可太早,过早开弓容易身手不稳,容易摇动,箭也射不准。当然也不可太迟开弓,不然心眼俱慌,匆匆忙忙。要看准了,不慌不慢,从容不迫。”
见众学子乖乖地点了点头,赵教头不徐不疾地用他嘹亮的嗓音继续说道:“开弓之势,头必撑起,股莫离鞍。且记住要用你们的右肋和腰脊发力,往前一推,前手要低!”
说罢,赵教头摆出姿势做了个示范。之后便让学子们自行排成五个队伍,轮流来练习。
赵教头发下五套射箭装备给每个队伍的头一个学子,让他们手持弓箭试练,琢磨手感。然后他再一个个上前去学子们纠正动作。
“你这箭摇摆不定,知道是为什么吗?”赵教头指着其中一学子的手部位置说道,“这是由于你右手拇指和食指扣弦扣得太紧。来,放松一点!对!就是这样!”
赵教头接着走到另一个学子身旁,指点他:“你这身手颤抖,多半是两脚底松。看!学我这模样,两脚心用力,是不是身子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