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看了看喜欢挖掘这些产品趣味的猫,他还是一脸我骄傲我自豪的模样。
苗凤带着方案走了,李知行拍掌道:“十有bā • jiǔ能成。价格嘛,好谈。对双方都是尝试,先把第一步磨合一下,互相有个妥协。后面,还不是看效果,再加大投入。”
余秋点了点头。
李知行笑着问:“怎么样?这个类型的女人,以前见得少吧?”
余秋又点了点头:“他们是独特的企业,有这样独特气质的员工很正常,企业文化应该就很开放而包容。”
张龙宇觉得确实少见,但之前不也有这样类型的女明星嘛。
相比起来,咱公司里那位才少见!到燕京的两个事就都办完了。
听说余秋来了燕京,林川特地打了个电话,说不早约一约,他刚好不在燕京。
然后就嘱托李知行好好招待一下余秋。
李知行能怎么招待他?
还有李知顾跟何诗的关系在这里呢,也就简单吃了个饭,只不过把曹承宇也拉出来喝酒聊天交流。
张龙宇全程当司机,听大佬们聊天,见识增长不少。
对方虽然都是大公司里的核心骨干了,但只要是聊起互联网这些东西,老板明显才是话题的主导者。
他说得多,别人听得多。
张龙宇觉得很佩服,师父就是师父。
大能指点江山聊战略,小能时不时冒出又骚又有创意的金句。
一趟燕京之行,不管公司的代言和这个业务谈得如何,张龙宇是大有收获的。
余秋回到江城之后,又先约简永杰去聊方案了。
接下来,就是等他们的回复了。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三日不见,越过三秋又迫不及待地去找不问了。
不问,问就是馋了。
非爷很鄙视他。
非爷的书写了半年多,也有一百多万字了。
现在进入平缓的剧情发展期,非爷都已经开始构思新书了。
一开始写书的时候,根本不知道余秋是个什么性格,能有什么能力或者潜质,只想着写本书给自己混碗饭吃。
现在,非爷已经完全没有经济压力了。
余秋就是个听话肯学又勤奋的弟弟,没什么大志向。这种人吧,活得也不会差,只要有个牛逼人物肯带着,也是一辈子顺顺利利的剧本。
那非爷就是个牛逼的人物。
非爷觉得,只要余秋一直沿着自己的思路执行好,猫生是很轻松的。
毕竟重生有挂呢。
别的不说,小本本里面记着的钱包里,那么多币,就根本不愁钱了。
所以再构思新书,何必还为了钱去写多爽的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