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洵乃是朝廷钦差,所乘坐的官船自然是十分上档次的楼船。
这种楼船吃水极深,饶是在运河之中遇到暗礁也有搁浅的风险。
不过赵洵并不用太担心,因为有六师兄同行。
作为堪舆风水的大家,六师兄还有一项绝学,那就是能够透视物体。
六师兄可以全程开挂透视,合理的避开有暗礁的航道。
赵洵不得不感慨,技多不压身。
做一个斜杠青年有时候真的挺好的。
至少在你需要的时候可以有更多种的可能性。
“明允兄,你看这航道周边多么繁华,应该有不少百姓人家靠此为生吧?”
“确实如此。”
赵洵点了点头感慨道:“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大运河联通南北,沿岸百姓几乎都靠此为生。若是大运河有一天航道淤积泥沙断行,那影响的可能有上百万人之巨。”
大周帝国水路交通十分发达,主要分为漕运和海运。
所谓漕运指的就是通过大运河运输货物。
而海运,则是经由海路运输货品。
几百年前大运河刚刚开凿时漕运十分繁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诸多弊端也逐渐体现了出来。
最明显的就是泥沙淤积导致航道被堵。
朝廷和地方官府每年花在清淤上的银子不计其数。至于人力耗损则更是无法估计。
还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是各级官府、豪绅层层设卡盘剥。
但凡有一处关系没有打点好,买卖生意都没法做。
如此一来,一趟漕运走下来能够赚到的银钱着实有限,甚至亏本都有可能。
渐渐的,背景关系不深的商贾不再愿意走漕运经商,而是选择了海运。
相较于漕运,海运运输速度更快,交的赋税更少,可以说全方位碾压。
若不是近来闹的沸沸扬扬的海妖海怪沿岸吃人伤人事件,怕是漕运会更冷清。
毕竟相比于赚钱,保命更重要。
有钱赚没命花才是这个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
不得不说,坐船绝对是这个时代最舒服的出行方式。
自打从黄州乘船改走水路以后,就连那些抱怨不断的御史言官也开始安静了。
对这些家伙赵洵采取的是不理不睬的态度。
干啥啥不行,嘴炮第一名。
这是赵洵对这些御史言官的评价。
赵洵不求他们能够帮忙,只要不要添乱就好。
“小师弟,你心情不错啊。”
三师兄龙清泉不知道什么时候来到了甲板上,朝赵洵悠悠走来。
赵洵回头一看,着实被吓了一跳。
原来三师兄把他束发的簪子取下,一头乌黑的长发随之飘散。
河风一吹,秀发飘飘,让赵洵不由得想到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