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珠珠点点头,又问道:“我听说咱们有那个剖腹产?不能做这个吗?”二十二世纪的人大部分都是喜欢剖腹产的,杨珠珠耳濡目染也知道这项技术,就是不知道如今有没有。她说这个也是试探。
一声一楞,没想到这个乡下来的姑娘居然还知道剖腹产。随后她解释道:“没想到你居然知道剖腹产。说实话咱们医院是有这项技术,不过是去年才引进的,你如果要做,我也可以安排。但是一些注意事项我需要跟你说清楚。”
见杨珠珠对这项技术很感兴趣的样子,这会儿也没人来,医生索性就给她介绍了一下,主要是讲了手术期间可能会出现的一些意外事故。医生讲的很详细,末了又说道:“你是双胎,照理说你这样的剖腹产最好,因为顺产的话,第二个孩子难产的可能性很大。”
杨珠珠点点头,谢过医生,拿着她的病历本检查单等都出去了。
路上,杨珠珠就跟宋时元说起这事。就她自己来讲是想要做剖腹产的,只是她也担心现在的技术不过关,自己会有危险。
宋时元一听会有危险就不同意,他好不容易才把人救活,两人过上幸福的生活,怎么会允许这种事情发生。
杨珠珠纠结道:“可是,我这是双胎,医生说这种情况就怕本来是顺位,等第一个生出来,第二个难产的几率很高,到时候恐怕还是要剖。”到那时候不就白白受了两次罪,更何况她也信不过县城的医术。
杨珠珠就想着既然知道要剖腹产,不如就去省城,那里的医院技术肯定比这里好。
两个人因为生孩子的事儿发生了分歧,等回家杨珠珠说起这事,杨抚琴第一个站出来支持女儿。这些人里她最有发言权,她当初生孩子的时候,产婆就发现是难产,家里人赶紧送她去了县城医院,那时候还没有剖腹产这一说,医生只能帮她正胎位。
可这一来而去的,孩子在肚子里憋的时间长,杨珠珠生下来的时候脸都是紫的。杨锦呢?也许是他比较好动,等杨珠珠出生之后他自己就折腾的顺了位,倒是比杨珠珠出生的快些。也正是当初在胎里时间长了,杨珠珠小时候身体就不好,容易生病。
不只是她自己,杨抚琴见多了生孩子一尸两命的。如今听说有这个技术,她怎么能再让闺女受那种苦。
“小宋你要是不放心省城的技术,咱们就去京城,那里肯定有好的医生。”事关女儿的生死,杨抚琴也顾不得了。实在不行她就去求赵老夫人,相信赵老夫人总不会不管的。以赵家的地位,女儿肯定能得到很好的照顾。
男人们还好,没经历过生孩子,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生过孩子的两个女人可是知道那种痛苦的。因此,包括刚结婚的罗晓禾都建议去剖腹产,在她们看来不过是在肚子上划一刀,比一点点生出来好太多了。
最后还是老爷子拍板,就去京城,显然他也想起了当初女儿生双胎的情景,杨珠珠这还是头一胎肯定更加艰难。
于是,老爷子亲自去给杨小姨打电话,又让杨钦跟着给赵老夫人打了个电话。按照老爷子的想法,这事拜托给杨小姨挺好,可他也怕赵家多想,这才又让杨钦说了一遍。
赵老夫人听说后直接保证可以把人安排到军区医院,她在那里有熟人可以找最好的主刀大夫。同时也让他们不要着急,她会派人来接杨珠珠过去。毕竟现在火车慢不说,晃晃悠悠的也不舒服。
事情安排妥当,宋时元就跟杨抚琴回去收拾东西,顺便批条子,这次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粗略估计怎么也要一个多月。
支书媳妇听说她们要去京城生孩子,心里嘀咕身份不一样了,人也娇贵了。等知道怀的也是双胎,而且还是医生建议的,心里就有些同情了。那个什么剖腹产她是没听说过,可人家医生都建议了,想来这一胎不怎么好。
村支书也跟媳妇想一块去了,当下也没难为他们,就给批了一个月的条子,还嘱咐他们如果时间到了回不来一定要再派个人来拿条子。
赵夫人那边显然是放下电话就去安排了,第三天早上人就到了梁山镇。杨家先是请人家吃了一顿热乎饭,稍作休息,这才开车继续上路。
他们开的这辆车空间不小,是双排座,宋时元就跟杨珠珠坐在第二排,如果累了,她还能躺下休息一会儿。杨抚琴则坐在最后一排,后座上除了她还放着她们收拾出来的行李。有三个人的衣裳,小孩子的尿布、包被、小衣服等等,怕不安全,宋时元还利用自己的能力挖了两株二十年参和灵芝雪莲等名贵药材,就是准备到时候给杨珠珠服用。前排坐着两个司机,这是想要连夜赶路好轮换着开车。
等几人到了京城,司机直接把人送去了军区医院,因为事先都安排好了,也没有遇到什么麻烦。只等着人休息好了,就可以做手术。
看着干净的房间,杨抚琴心里一阵感激,说到底她到现在依然不踏实,实在是这份关系来的太莫名其妙了。
赵老太太呢,杨珠珠等人是晚上到的,她第二天一大早就赶了过来,随行的是她大儿媳那个高傲的妇人。杨家这边杨小姨得了信儿也赶了过来,两伙人在门口碰了面。
赵老将军结婚早,十五岁就成了家,十六岁他的大儿子出生。赵老太太呢又比赵老将军小将近二十,算下来她竟然跟大儿媳差不多大。两个分开还不显得,如今两个人站在一起,赵老太依旧是个富贵老太太,她的儿媳妇却像是一个穿上贵人衣裳的小丑,显得不伦不类。
说起赵家这个大儿媳妇那也是个奇葩,她是老将军第一个妻子给找的,也是个农村姑娘。如果赵老将军没有认回儿子,两个人倒是也相配,关键是他认了。等儿子儿媳妇跟着来了京城,再跟他另外两个儿媳妇一比较,大儿媳的粗俗就显示出来了。
为了避免给赵家丢人,老爷子直接把儿媳妇的教育问题甩给了老太太,也就是杨珠珠的亲奶奶。老太太费了不少功夫才把她调、教成今天这样,只是有些事情无论她怎么教都是改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