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柏向着最近的一块发光宝石走去。
手指触摸在上面,经过生死之环的感知,里面有着什么东西,很快便被感知了出来。
那是一个第一视角的模湖画面,一个儿童正对着他喊爸爸。
人死亡之后,不甘心的‘力量’之物,便会被吸去死海秽土。
而那些记忆认知以及一些情感之物则是会留在幽冥。
那些细碎的情感则是‘杂质’,会很快被幽冥净化,然后有价值的事物会留下来,以宝石的状态。
到底什么是有价值的事物,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有人将自己练习的最为熟手的技能,当做自己最有价值的事物。
有人将一段感情当做最有价值的事物。
有人则是将一句话当做自己的人生格言,然后最后只剩下这一句格言。
这是个人的主观认知,除此之外还有着普世的价值观。
比如一个少年,他个人并没有什么有价值的记忆和认知,但是在他死前意外的获得了一篇很有价值的论文,并且其他人也知晓了他获得了。
那么就算在他死后,他自己并没有将这篇论文当做自己最为珍贵的事物,这东西也会成为他最后的残留物。
因为死亡并不是孤立的。
进入了幽冥又清醒过来,陆柏对于死亡的认知越发的清晰。
死亡是从现世复杂的因果体系之中初步跳出来的一个行为,但是死了并不代表你就真的与世无关了。
陆柏发现,这些发光宝石上也有着一些因果线,这些因果线相比活人可能要少很多,却也一直存在着。
一些宝石的光芒就此消失,便是因为这些因果线的消散。
这让陆柏不由得想起当初的一个说法。
人这一生中有着三次死亡。
第一次是生物学意义上的死亡,你的生命特征归零,你的身躯死了。
第二次死亡是在你的葬礼上,你的亲朋好友认知到了你的死亡,你在社会之中的存在被定义为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