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大将的一名亲民站在高高城头上,吹响战场上最后一声号角。
不分敌我,卧弓城内外,有将近两万死人注定听不见这声响了。
卧弓城外,不复见各地烽燧点燃平安火。
北莽先锋大军,兵临城下。
大风,黄沙,贫瘠的土地,大风又将这些干燥黄土吹拂到空中,扑击那些猎猎旗帜。城外北莽战阵前方,不断有精锐游骑飞驰传递军令。卧弓城头,一张张大型床弩蓄势待发,所有城头将领都下意识握紧了刀柄。
一声高亢凌厉的号角,骤然响起!
若是以往北莽南下游掠遇城攻城,这个时候多是驱使中原边关百姓和降卒前冲,不但填上壕沟,还能够大量消耗守城一方的箭矢,最多同时辅以辅兵推盾车前行,步骑蜂拥而出,临城后万箭齐发,可以达到“城垛箭镞如雨注,悬牌似猬刺”的效果。只要守方出现军心不稳,凭借北莽武卒的悍勇,登城后可一战击溃。但是今天这次兵临卧弓城,北莽东线军务在主帅杨元赞的主持下,展现出与以往两百余年北蛮侵略叩关截然不同的攻城风格。左右两翼各三千骑军护卫中军步卒开始冲锋的同时,有一种往年极少出现在西北边塞的兵家重器,以大规模集结的方式浮出水面——投石车!
杨元赞几乎是在一夜之间便架设了不下六百座投石车。最大者需要膂力出众的拽手两百人,一颗巨石重达百斤!六百座投石车,不但车兵南下时携带有相当数量的巨石,还在进入葫芦口后沿路搜刮殆尽了卧弓城以北所有大石。此时,所有按兵不动的北莽将士都情不自禁地抬头,安静等待着那壮观的景象:无数巨石将一起向高空抛撒而去,然后重重砸在卧弓城墙头,或是落在环城兵道和登城。
六百座投石车,看似面朝卧弓城列阵平正,若是由城头那边望来,便知摆出了一个弧度。力强者架在距城最远的弧心,稍弱者设于左右,以此类推。
不知道是谁率先喊出“风起大北”,投石车附近的北莽大军齐齐竭力吼出这四个字。
第一颗特意裹有油布被点燃的百斤火石,高高飞起,被抛掷向卧弓城。
那一幕,仿佛一位天庭火灵降落人间。
数百颗巨石追随着这颗火石砸向幽州葫芦口第一座城池,所有北莽将士都为这种陌生的攻城手段而震惊。
巨石落在城头,坠在城内,或是为城墙所阻滚落护城壕内。
城内城外,满耳尽是风雷声。
所有人都像是感受到了大地的震颤,卧弓城如同在无声呜咽。
而那早于投石先行却慢于巨石撞城的六千莽骑,当然不是直接攻城而去的。以骑攻城,除非万不得已,否则再家大业大的统兵将领也吃不起这种肉疼。这些骑军的作用仅是护送步卒顺利推进至城外两百步,帮己方步军压制城头的弓弩狙杀。与步卒拉出一段路程的两翼骑军,在朝城头泼洒出一拨箭雨后,不再前驱,而是斜向外疾驰,为后方骑军腾出位置,所以两支骑军就像是洪水遇上了礁石,却并不与之拼死相撞,自行左右散开。一名领军的健壮骑将在反身的时候,回头瞥了眼。
那座城头,身为杨元赞嫡系亲军的千夫长,他是知道六百座投石车存在的,而且也比普通千夫长更早知晓投石车的威势。原本在他看来都不用两支骑军的护卫,卧弓城守军在数百颗巨石的密集轰砸下,就会吓得抬不起头来,任由城外步卒一路推进到壕沟外,但是在冲锋途中,他身前身后不断出现伤亡。城头床弩一阵阵劲射,其中有先后两骑竟是直接被一根巨大弩箭贯穿!两骑尸体就那么挂于弩箭给当场钉死在地面上。若说北凉劲弩锋锐早有耳闻,那么在巨石炸裂无数垛墙的时刻,卧弓城洒下的箭雨仍是有条不紊,这就很让这名千夫长心思复杂了。他曾亲眼看到两名幽州兵被巨石当头砸下后,附近的城头弓箭手仍是整齐射出了相当水准的羽箭。千夫长撇了撇嘴,这帮幽州人当真不怕死吗?他们脚边可就是一摊摊烂肉啊!
在巨石砸城和北莽两翼骑军的先后掩护之后,卧弓城的弩弓箭矢越发集中在北莽中军的攻城步军身上。不断有步卒连同盾车被床弩一同贯穿,甚至有运气不好的步卒被直接一弩射中胸口,被那股巨大的惯性冲力带着倒滑出去足足十几步,撞得后方盾卒和盾兵都跌倒在地。更多的是被城头的弓箭抛射而射杀在前奔途中,尤其是当步军战线出现凹凸不平后,最是勇烈敢于冲在最前方的战卒和辅兵,都开始遭受城头神箭手的刻意针对。
箭雨不弱,但落在密密麻麻的蝗群中,如同杯水车薪,仍是杀之不尽。
漆黑蝗虫一般略显拥挤的步卒,根本不理会脚下的尸体和伤患,继续前冲。
城上一名身材魁梧的披甲弓箭手拉弓如满月,正要激射一名正在大声下令填壕的北莽蛮子头目,就被一根羽箭射穿喉咙。
他的尸体被胡乱拉到一处,很快就有身后弓箭手迅速补上位置。
连续挽弓尤其是满弓杀敌最是损伤手臂。在幽州军中,对于距敌几步的拉弓幅度都有相关严格军令,何时用弓何时用弩更是深入人心。先弩后弓再弩,是雷打不动的北凉铁律。其中“先弩”即是以床弩、腰引弩和脚踏弩为主。卧弓城作为幽州葫芦口三城之一,床弩数目虽然不如北凉虎头城那么夸张,但这并非大将军燕文鸾要不来床弩,而是卧弓城的规模限制了床弩张数。可在之前的互射中,对北莽中军仍是造成了巨大的伤亡,直接死伤在硬木为杆铁片为翎的床弩之下的敌军,目测之下就有百人之多。其中两名压阵的北莽中军将领更是一个不慎被大床弩给射杀当场。想来这肯定会让两名已经距离城头极远的千夫长死不瞑目,因为他们的南朝匠作官员总说自己的大弩不论射程还是筋力,都已经不输北凉,可真到了战场上,才发现根本不是这么一回事!
在两翼骑军用箭雨掩护之前,甚至是在更早的北莽己方各类弓弩射出之前,卧弓城的床弩和腰引弩已经从城头率先射出。
若非投石车那几拨巨石一定程度上压抑下了城头的弩雨,恐怕中军步卒连死在护城壕附近都是奢望。下马攻城作战,本就是北莽健儿最不擅长的事情,若说在马背上跟北凉骑军厮杀搏命,他们就算战况处于下风也毫不畏惧,可是没了马匹骑乘,那实在是一件窝火堵心的事情。好在这次负责攻城的步军都是南朝各个边镇的兵力,一向在北莽军中低人一等,他们的死活,相比居于两翼的精锐骑军是不怎么让人上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