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京城一路朝西,经过溯州,乘船返回今南府,抵达府城的时候,易向学和朱玉泽就回了家,等闻光寒将家眷送回盛元回来再去巡视今南府政务。
送别了两个人,一行人补充了一些吃食,又去府城的店铺查看了一下,就准备乘船返回盛元。
没想到刚好遇到张大驾着船回到今南府,正好,让张大顺带一程,自家船,也方便不少。
一行人抵达盛元县码头的时候已然临近中秋,正是丰收的时候,码头也热闹了不少。
自从当年那场旱灾推广了红薯粉条之后,明授书谷就不做红薯粉条了。
因为与周家有供货关系在,熊富就开始收百姓们做的红薯粉条,明授书谷里的人就专心做豆干和纸,还有什么杂志。
那事儿熊富也不懂,就专心看着地里和养殖场里的活儿。
今儿正直旬日,熊富驾着驴车到码头,通过赵家船给周家的送货,与赵家船上管事的核对了货物后,管事的又取出了一个包裹递给熊富。
“这是这个月的包裹。”
熊富有点惊喜地接过来,“这个月竟然这么早就来了。”
这东西是府城书斋送来的《明授月刊》的样本,送回来好印刷的。说是这个月的,但真正出的时间得排到两月后了。
赵家管事常年替他们带货,自然知道这是什么,便道:“今年府城学子多,收到的稿件应该也不少。”
“说得也是啊。”熊富笑了笑,“那谢谢管事了。”
今年是院试和秋闱同年,考完院试的考生虽然不能考秋闱,但也愿意留在府城。
可以和秋闱考生探讨一下学问,感受一下氛围,也可顺便在今南府最为有名的《明授月刊》上发发自己的文章诗作,造造势,刷刷名声也是好的。
熊富拿着稿件和卖东西的银两,告别了赵家管事,准备套了驴车回去,却不想一转身就看到了自家船,顿时笑开了。
“也不知道这回是张大还是张二。”熊富呢喃着朝自家船走去,“好久没看到高程和文尧那两个小子了,也不知道过得好不好。”
这两个小子跟着张大和张二跑船,这两年可结实了不少。
熊富正想着呢,突然看到船上有人牵着一匹马儿,熟练地走过舢板下来。
那马儿很是眼熟,那人也十分熟悉。
熊富顿了顿,当即不管不顾地冲了上去,脸上的笑容咧得大大的,一边跑还一边喊,“阿寒!”
正牵着马儿下船的闻光寒一愣,随后立即惊喜地循声看去,看到满面笑容跑来的熊富,当即加快了脚步,“富哥!”
前后不过两息时间,两个大男人的大嗓门瞬间将码头上的视线都集中了过去,有人见怪不怪,有人满是好奇。
还有人认出了闻光寒,当即脸色难看。
诺久书抱着意儿,看到那两个男人的模样,不由得笑了笑,“真像个小孩儿。”
海儿扒拉着船舷,问:“娘,那是谁啊?”
“不记得了?”诺久书看了孩子一眼,道:“那是你熊伯伯。”
“呀,熊伯伯变老了好多。”闻立海惊讶道。
闻言,诺久书怔了怔,看向码头上拥抱在一起的两个男人,突然也觉得,闻光寒也成熟了不少,不由得挂上了一抹笑。
“没办法,你爹都快三十了,你熊伯伯能不大吗?”
时间啊,真是神奇。
能将青涩的少年晕染成熟,能将她脑海里的记忆变成往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