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的暗示很明确,要重用玉柱为六部的尚书了。
康熙朝的尚书,正二品。
玉柱乃是正经的旗人,他担任的尚书,必是满缺尚书。
众所周知,朝廷六部的一把手,都是满缺的尚书,汉尚书是实际上的二把手。
二十五、六岁的六部尚书,在大清的历史上,除了皇族宗室之外,无人可比也。
就算是大清朝最另类的福康安,也是二十九岁才正式出任兵部尚书。
而出生于康熙二十九年的玉柱,按照旗人的年龄算法,迄今为止,年仅二十五岁而已。
乾隆身边的和珅与福康安,正好是一文一武。
而玉柱呢,他不仅会帮老皇帝赚零花钱,还会带兵打仗。
别的且不说了,一直被准噶尔人占据的天堑胡图斯山口,被玉柱一战而定,军功乃是实打实的显赫。
福康安是乾隆的私生子,只能私下里明白,却不可以公开说。
玉柱是康熙亲舅舅的嫡孙,走到哪里都可以堂而皇之的说出口。
用晚膳的时候,王朝庆端来一碟白切鸡,哈着腰,谄媚的说:“柱爷,万岁爷特意吩咐过了,您相忍为国,至忠至孝。以老奴之见,万岁爷一切都心中有数。”
玉柱点点头,却没吱声,默默的看着王朝庆将白切鸡搁到他面前的小餐桌上。
客观的说,老皇帝借王朝庆的嘴巴,表达了歉意,已经是很不容易了。
皇帝直接给臣子道歉,唐朝就有先例,例如魏徵。
但是,魏徵刚死不久,李老二就原形毕露了,把他的墓碑给砸得粉碎。
康熙的歉意,玉柱还是敢接受的。
李老二的仁善,全是伪装出来的假仁假义。
康麻子的宽仁,只要不威胁到他的皇权,确实可信。
当然了,康麻子的宽仁,也仅限于身边的母族亲戚和信用的王公大臣而已。
收tái • wān的时候,康熙强令迁界禁海。因为故土难离的祖训,沿海的好多汉民,都死在了鞑清的屠刀之下。
玉柱爱吃白切鸡,康熙居然知道得很清楚,这说明了啥,还用问么?
反正吧,王朝庆在玉柱的面前,腰越哈越低了。
吃饱喝足之后,玉柱陪着老皇帝在行宫里散步消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