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子谦说道这里,长嘘了口气,仿佛又想起了那晚的情景,道:雀哥,你说这世上真的有鬼吗?
柳如歌与孔玲珑对视了一眼,均知此事奇怪,那孔玲珑道: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我们儒家对于鬼向来不说有也不说没有。柳如歌你们茅山派本来属于道家一脉,对于驱神捉鬼本来就是你们擅长的吗?
柳如歌苦笑了一声道:我这点本事还是不要献丑了,谁都知道茅山派有个不成事的白袍弟子。我现在连一个云冠都没有带上,恐怕这一次是爱莫能助了。
柳如歌二人起身告辞,贺子谦将二人送出门外,满脸神色惨淡。
正在此时听人言道,朗朗白日,先生怎么一副愁云惨淡的模样,我观先生龙行虎步,眉尖却是一朵愁云遮日,正是困囚之象,前方浓云密布,你可有混混沌沌不知去往何处之念,何不让老朽为你卜上一卦。
却见不远处一老者着黑色八卦长袍,双目紧闭,手持着一条长番,上写写着几行小字,看相卜卦捉鬼堪舆………一边走一边说道。
柳如歌用手在哪人眼前晃晃笑道:老丈,现在是晚上,你连这都分不清,又怎样能指我路呢?
那老道笑道:前路漫漫,老道看不清的是眼前之路,但是大多数人看不清的又其实黑夜白天。
柳如歌正欲说话却见一旁的孔玲珑惊讶道:三伯。
那老道满脸的笑意凝固住了,也不搭话慌忙转身离去,幡杖敲打着地面,铛铛声急促的传来。
孔玲珑在身后急忙追赶而去。
那老道眼虽盲,脚步确是极快,眼看将要撞上障碍,但是却在将要撞上之时躲开。却要正常人走的都要快。
孔玲珑心中一急一个纵身跃上房顶,小心翼翼的踩着砖瓦上。
那老道脚步停下,侧耳倾听者身边的声音。
孔玲珑一个纵跃跳了下来,想一头矫捷的猫一般,没有发出任何声音。
孔玲珑在那老者身后道:三伯,天哥一直在找你。
那老道无奈的转身道:天儿,天儿他还好吗?
孔玲珑走到老道身边,挽住了那老道道:,天哥,现在领了一个恒州指挥使的职位,在西面和西戎对抗,在众兄妹中,爷爷常常夸赞他。只是他十分思念您,总在四处寻找您,只是您为何来到了这里。
那老道道:转眼已过十六年,我来这里看看这个孩子,现在怎么样了。
孔玲珑道:您也是为了他而来。
老道道:你不也是为了他而来吗,家里是什么意思。
孔玲珑道:家里的意思是若是这样一个人若是能够为我所用那是最好,现在小雷音寺的乐痴,蜀山的西烈都是年轻人中并肩的俊杰。只有我蓬莱岛年轻人中没有出类拔萃的人才,所以家里不会放过这样一个人的。
孔玲珑继续道:三伯,我正有一件事要想你帮忙。
接着孔玲珑便将那贺子谦遇到的事情重复了一遍。
老道撵着胡须道:人死之后是否有那黄泉路,奈何桥确是虽也不知。但若死时一念不息,便有机会化成鬼怪之物,想拿贺子谦也不过是有鬼缠身。不过我记得你开启天脉时,得到的是通灵鬼眸,驱除这样一个小鬼应该也在举手之间,为何不自己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