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尽脑汁保全对方,让对方夙愿得偿的温馨场景。
看得康熙眉眼含笑,觉得胤禟虽然莽撞冲动了些,但还有那么点子赤子之心。甩他那几个眼里只有权势,独独惦着他屁股下头这把椅子与从龙之功的混账哥哥们几条街。
而胤俄这样上孝敬父母,下友爱手足的,更是皇室中最最难能可贵的宝贝蛋。
有这么一个都是托天之幸,果断珍之重之!
一手一个,亲手将二人扶起。
随即康熙便用温柔异常的声音说道:“胤俄说得对,海上贸易这事儿由瑚图灵阿提起,因胤禟得到重视。按理说,应该交由他全权主事。但……”
“正如胤禟自己所言,他又是逃宫又是御前动手的,参他的折子三大筐都装不下。也就是朕硬压着留中不发,否则你这会儿都得往宗人府瞧他。”
胤禟讪笑打千儿:“儿子多谢皇阿玛开恩。”
“哼!”康熙一个白眼瞪过去:“朕都给你小子记在账本子上了,且观后效。”
“意思?”
“意思便是你小子干得好,回头自是加官进爵。不好,那就新账老账一块算!”
终于掀过这篇儿的胤禟都快要乐疯:“儿子谨遵皇阿玛之命,必定勠力进取。跟十弟配合无间,管叫那银子如滔滔黄河水般,源源不断地流进我大清国库……”
胤俄还想为他九哥争取一下,却被自家皇阿玛拍了拍肩膀:“没有经验可以学,谁又生来便才华横溢的?”
“你且放心大胆地去做,有皇阿玛呢!”
“再如何,也不至于让我儿子空有满腔报国之心,却无施展之地……”
胤俄迟疑,张口还欲言,却被康熙一句皇阿玛相信你给彻底感动。跟他九哥一样纳头便拜,热泪盈眶,指天誓地说定不负皇阿玛期待。
接下来的岁月里,他也确实将海事衙门的事儿放在了第一位。
每年大半时间都在诸沿海港口往返,只短短五个多春秋,便叫海运诸事一年红火似一年,更后来居上成为大清最重要的支柱产业。
靠着这大笔的盈利、税收,还有对相关产业的促进,国库是一扩再扩。
手里有钱心不慌的康熙派军饷、赈灾等,叫个大方而又迅速。养得三军兵强马壮,使百姓感恩戴德。再不用抓,那些个写酸诗讽刺的、编童谣唱衰的,就渐渐销声匿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