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不说秦王本人接受不了,就是骄傲的老秦人,老世族们,以及那些急于立功授爵的秦军将士们,也都无法接受秦国不战而撤。
真要交出韩赵故地,
怕是立马就会在国内掀起一场大fēng • bō。
尉缭的出发点或许是好的,
但论治政之经验老道,还是差了那么一点意思。
秦王的决策,无疑向世人发出了一个再明确不过的信号,那便是,秦国的争霸战略出现了一个历史性的转折。
由之前的主动进取,转为相对消极的防守。
这就很耐人寻味了。
一时间,山东各国是波云诡谲,暗潮涌动。
各国密探、使节来往密切,或是试探,或是结盟,或是调拨,似乎都在密谋着什么,都有着各自的算盘。
战国上空,阴云密布。
反倒是事件的主角之一的越国,显得非常平静。
这不仅是因着越国再没什么大的动作,而是山东各国似乎都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越国的存在,仍旧将越国视为异类。
地理的阻隔带来文化交流的障碍,彼此之间缺乏交流。
互信,
却是没那么容易建立起来。
这也是秦墨主动安排贾诩出使列国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