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从语言风格上,也能看出他多少受到了安赫人的影响,使用了不少近代词汇。所以这本《婚戒》至少是在拿勒被殖民的时代才被写就的。
这似乎也解释了《婚戒》和阿雷西欧的《恶魔阶层》在“十三张无花果叶”和“七张月桂树叶”上的分歧。
首先阿雷西欧没必要编造一个错误的版本,同时相比于灯塔大图书馆的权威,这本不知出处的《婚戒》更有可能是带有谬误的那一方。
可是,柯林想了想地下酒吧里“霍斯特”对风魔近乎完美的控制,又隐约觉得事实似乎没这么简单。
“霍斯特”所做下的标注并非完全集中在“风魔”这一篇上。柯林在粗略地翻阅一遍后发现,这本《婚戒》中的内容,也远远不止是对三十二个恶魔的记载。
柯林在翻第二次时才看见,因为自己的不良阅读习惯,他略过了作者在《婚戒》的开篇序言中就已经写下的主旨:
“从约定本身就有缺陷。即使完全以‘初约’中的手法对邪灵进行驭使,效果也不是一劳永逸的。”
据他所说,魔鬼在完成了特定使命之后,即可摆脱控制,回归虚界。因为缺乏强制召唤的手段,如果某次它离开物质界之后觉得受到迫害,那么下一次,它很可能就不会再回应召唤了。
甚至如果驭灵者在召唤的中途或收尾时操作不当,不小心向它暴露了自己的心内海坐标,那么在之后甚至会有惨遭反噬和报复的可能。
从而,一个微妙的平衡就在魔鬼和驭灵使之间形成。尽管通过所谓的“最初约定”——也就是原版《恶魔阶层》中记载的手法,可以暂时保证魔鬼可以为自己效力。但如果想从某个魔鬼那里长期稳定地借取到力量,就必须要按时提供一些它们索要的“牺牲”,使得它们不觉得回应召唤无利可图。
而这类“牺牲”,往往就是特制的尸体。或者是提供可以用于繁殖的条件。
结果到了这时,“谁才是谁的奴隶”这件事,又已经开始变得暧昧起来了。
柯林心想,恐怕这也是许多教团敌视沟通恶魔者的原因。
《恶魔阶层》本身只是和邪灵交流的辞典,虽然那些约定至今强健有力,却大多是一些暂时性的防御措施。
说白了整个三十六区地狱的建立,原本就更偏向于是一种预防性的策略。所以在它之下缔结的一切约定,都更倾向保护物质界的居民在突然遭遇恶魔时不受侵害,而不是反过来去奴役恶魔。
所以如果使用者想进一步获取利益,就免不了和这些邪灵勾结。
但是柯林心想,也不排除那些君主们将更强有力的命令藏匿起来的可能。
简而言之,它或许能让人类与更高阶的恶魔来往,却无法永久性地提高使用者的自身实力,也就是说,它算不上是一条真正的扬升途径。
或许如今的驭灵使们,也已经发展出了自己的扬升之路。但是应该也和这本千百年前的《恶魔阶层》无关。
更不用说自己手中的《婚戒》,似乎只是一份残篇。
但就在柯林略微感到失望之时,却看到作者紧接着在序言中说道:
“但是,这些问题并非完全不可能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