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汗阿玛直接把爵位封到最高,他将来登基登施恩于兄弟怎么办,总不能给他弄个铁帽子王吧?
他们家汗阿玛早就对开国时留下来的各位铁帽子王心生不满,不知道什么时候大清就不存在铁帽子王了,他这头给老大封了铁帽子王,那头汗阿玛就得被气活过来。
从古至今到未来,各中鲜活的例子告诉他们,不劳而获最容易滋生蠹虫,铁帽子王的后代可以不降等的袭爵,他们已经是大清最高的爵位,其他就算是亲王,再往下传也顶多是个郡王。
不过铁帽子王说是可以不降等袭爵,但是如果惹恼了皇帝,再铁的帽子也能给他们捋下来,胳膊拗不过大腿,人不可能永远不出错,如果被揪住什么错处,该罚还是得罚。
铁帽子王是先祖封下来的不能随便废除,戴铁帽子王的人可不一定,大清离了谁都能运转,大不了那顶帽子就换个人戴。
现在这个时候,各中规章制度还不健全,基本上所有事情的解释权都在皇帝手中,满人在关外实行的那一套不适合现在,说实话,在他们家汗阿玛平定三藩之乱之前,朝廷都不是个正经朝廷,在更多人眼中,他们就是个草台班子。
这个“更多人”,包括汉人,也包括满人。
自个儿人都觉得自己是草台班子,可见在三藩之乱平定之前有多少人还抱着不行就回关外老家的想法。
真正把相关规矩规范化的不是别人,还是他们家老四家的老四。
太子爷啧了一声,将他们家老大手里的酒杯夺下来,让他醒醒神再继续喝,喝多了倒头就睡不是问题,喝多了发酒疯绝对不行。
如今的几位铁帽子王,往上数几辈也都是近枝宗室,但是到了现在,已经和他们完全谈不上亲近,二伯和五叔家里的孩子若无意外将来只能是郡王,唯有汗阿玛的儿子才能有亲王的殊荣,当然,前提是这个儿子足够受宠。
早出生有早出生的好处,像他这些兄弟,前头的都是汗阿玛的心头宝,将来少不得都是亲王,汗阿玛年纪大了之后再出生的那些弟弟就不行了,孩子多了自然不金贵,连记都记不住,哪儿还有功夫操心他们的将来。
说实话,他自己都记不得后面后面那些小豆丁谁是谁,一个个的还没他儿子闺女岁数大,前头的兄弟们也各自有了孩子,那么多小豆丁聚在一起,他是真的记不完。
老大嚼着嘴里的烤鸭,酒杯被抢了也不生气,他又没喝多,吃完之后再拿一个就是,他可是军中历练过的未来大将军,怎么可能喝这么点儿就醉,“太子,你觉得住东边好还是住西边好?”
东直门和西直门能腾出来的地方差不多,他们兄弟的王府大概率都会集中在这两个地方,住东边还是住西边,有得选就是烦恼。
“去西边吧。”太子想起东边住的都有谁,真诚的建议他们家老大选择西边,“把东边留给老三,老三不怕二伯叨叨,他比二伯还能叨叨,二伯和五叔都在东边,过几年让老五也过去,到时候是二伯和五叔折腾他们,还是他们折腾二伯和五叔可说不准。”
“好主意,就去西边。”胤禔点点头,觉得太子说的很有道理,“二伯叨叨起来真的让人头疼,保泰在家好惨。”
“行了行了,你赶紧吃,吃完我们去工部看看,图纸有什么不满意赶紧改,等他们动工就没法改了。”太子催着他赶紧吃饭,接下来还有那么多事情要做,不把把时间浪费在吃饭上。
这可是他们这一辈儿第一个出宫开府的人,在老三老四出来之前,这就是他们出宫玩的最佳落脚地,不上心不行。
住长辈家里哪儿有住自己兄弟家自在,他以后带着弟弟们出宫,老大总不能不让他们留宿。
太子爷打算的好,他的毓庆宫再怎么改也只有那么大,又在他们家汗阿玛眼皮子底下,不可能和宫外的王府那样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等老大老三老四老五几个全出去,他没事儿就出去住几天,住完这个住那个,四舍五入就等于他有好多王府当别院。
天惹,想想就期待。
胤禔不知道太子殿下的“险恶用心”,三两口把烤鸭吃完,还想拿酒壶喝酒,奈何太子不让他喝,抢来抢去抢不过来,只能怏怏的放弃。
俩人吃完饭,一个吩咐身边人给福晋带一份,一个吩咐身边人给弟弟带,说完之后面面相觑,感觉不能厚此薄彼,只好给所有弟弟都送一份。
咳咳,钱由太子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