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氏叹了口气,“我不如你,就晓得干着急,却不知道想办法。你说的有道理,不过不能让你出钱,这钱我来出。”
刘悦薇摇头,“娘,咱们一起出吧。她是我妹妹,我也想为她做一些事情。除了打水井,我还有别的事情以后要差遣她呢。”
魏氏问道,“你又要做什么善事?好容易挣了两个钱,几天的功夫都散出去了。”
刘悦薇轻声道,“娘,我现在过的好,父母公婆俱在,沛哥儿平平安安。我时常在想,天底下那些没了父母的孩子多可怜。倘若叔伯们能给口饭吃,勉强长大还好,要是遇到刘文远和徐氏那样的,恨不得把侄儿侄女称斤做两卖了,我一想心里就很难过。我虽然没有太多钱,我想为这些孩子做些事情。”
魏氏看着女儿,“没想到你小小年纪,却有一幅菩萨心肠。我看京城里好多太太奶奶们也喜欢做善事,但这为了名声和本心还是不一样。她们舍了一次粥,就恨不得嚷嚷的全世界都知道。你既然要做,就认认真真做。三丫头正闲着呢,只管使唤。”
说完,她让人叫了刘悦蓁过来。
刘悦蓁听说有此事,立刻高兴地拉着刘悦薇的手,“二姐,什么时候去呀?我随时都能走的。我也去京郊看看,这京城里每日满眼繁华,许多人根本不知道外面的民生疾苦。我虽然做不了什么,能出些微末之力,也省得整日在家吃白饭强。”
刘悦薇摸了摸妹妹的头,“明天就去,好不好?”
刘悦蓁笑着点头,回答的很响亮,“好!”
第二天,刘悦蓁就出发了。带了一些钱和几个随从,坐着一辆普通的马车,向郊外出发。
魏氏为了磨炼女儿,并未给她太多人,而且,不许她以诚王府的名义行事。
刘悦蓁虽然是做好事,但她一个姑娘,一表明来意,有些村民就害怕,觉得她可能没安好心。
刘悦蓁磨破了嘴皮子,终于找到地方愿意让她打井。
刘悦蓁带着几个随从和丫头,亲自看着工匠们选址,打井。选址务必要在水源充足的地方,水井一定要深。
中途她遇到了一些麻烦,比如工匠干活瞎糊弄,砖砌的不紧,或是水井不够深,却多要钱。还有一些村民想来帮忙干活,她管了三顿饭,还给了工钱,那些人却磨洋工。甚至还有人半夜三更来偷砖头,最过分的是有人见她年轻漂亮来历不明,甚至起了黑心思,想把她捆起来卖掉。
刘悦蓁也不是好惹的,那些半夜三更想来敲闷棍的人,被她捉了两个,直接送到衙门。那些来偷砖头的,她也不打他,就罚他干活,只管饭不给工钱。至于不老实的工匠,直接辞退,并且让人四处宣扬。
她这样强硬,过了几个村子之后,没有人再敢打她的主意。奸诈之徒只是少数,大部分百姓都是善良淳朴的,见她一个小姑娘家家四处帮助百姓打井,还给大家修理屋子,通排水沟渠,遇到那些孤寡老人,她还会给些粮食和布匹,大伙儿顿时都觉得这姑娘真是个大好人。
刘悦蓁谎称自己得了父母给的一笔钱财,因为八字硬嫁不出去,要多做善事,才能改一改自己的气运。那些妇人们顿时万分同情这个小姑娘,长得好看,能干,有钱,八字却硬,真是可怜哟。
刘悦蓁也不留真实姓名,只让大家叫赵三姑娘。
等到了八月,刘悦蓁走遍了京郊十几个县,打了几百口井,修了无数的房屋,救济了上百名孤寡老人,带回来十几个无父无母无人抚养的孩子。
京郊一代传遍了赵三姑娘的美名,很快,连京城里的人也都知道了。
眼见着中秋节快到了,刘悦蓁也终于准备回家了。
魏氏要给女儿造势,之前不让女儿亮明身份,是为了磨炼她的性子。如今事情做完了,自然不能白做,立刻派了家里的大管事去京郊,带上刘悦蓁的郡主车驾,亲自把她接了回来。
百姓们这才知道,原来一直帮大伙儿解决各种小麻烦的赵三姑娘,是诚亲王府的三郡主。
没两天的功夫,连宫里的李太后都知道了。
李太后十分高兴,这个孙女一直让她有些头疼,不大在意规矩,大大咧咧的,文墨也不是特别通,连针线活都做的一般般,唯一的长处是比较机灵。
有了这个美名,终于能说个好婆家了。李太后十分高兴,第一次单独赏赐了刘悦蓁许多东西。
刘悦蓁出门几个月,回来后直奔正院。
“娘,娘,我回来了。”
魏氏唬了一跳,见女儿黑了,瘦了,当场差点掉眼泪,拉着她的手左看右看,“回来就好,回来就好,要过中秋节了,好生在家里团聚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