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铭松了口气,"我小时候在边关,看多了这样的事情。因为男人无能,妇人被抢了,不管是不是清白的,侥幸逃脱了回来,以为回到了亲人身边,结果亲人比贼人还可怕。”
刘悦蓁连忙安慰他,“二哥放心吧,那些妇人送回来头一天,我立刻找了知府夫人。不管她们答应不答应,我先把这些妇人收拢了起来。先问了家住在哪里,然后一一送了回去。那些嫁了人生了孩子的还好说一些,那些姑娘们可就难了,二哥不知道,为此事,我又打人了。”
陆铭挑眉看着她,“三妹打谁了?”
刘悦蓁哼了一声,“有个秀才家的女儿,虽然被抢走了,可还是清白身子呢。这老秀才忒是可恶,贼人来的时候,他自己躲了起来不管女儿。二哥好不容易将他女儿救了回来,他居然说女儿失了清白。姑娘刚回家,他关着大门不让进,扔出来一根绳子,说让女儿自己吊死。若不是我拦着,姑娘真上吊了。气我的让人砸了他的大门,我亲自拿鞭子抽了他一顿。”
陆铭听到后,也哼了一声,“三妹别担心,明儿先夺了他的秀才功名,再发配到军中去,以后但凡贼人来了,先把他推出去。这等无情无义的东西,就要好生惩罚。不然以后再有这样的事情,朝廷到底要不要救人?本来边城女子数量就少,我们辛辛苦苦救回来了,他们反倒让姑娘们吊死。”
刘悦蓁连忙安慰他,“二哥别生气,反正我闲着也是闲着。我准备在边城也开个慈恩堂,这边总是有战事,青壮死了,妻儿总得有人抚养。”
陆铭看着她,“娘子,开慈恩堂可不容易,花销大。”
刘悦蓁嘿嘿笑,“二哥怎么忘了,二姐姐在西北呢。”
陆铭点点她的额头,“二姐姐虽然心善,遇到三妹这个散财童子,多少金银也留不住。”
刘悦蓁瞟了他一眼,“二哥小瞧人,慈恩堂最开始可是二姐姐开起来的。这么多年,人人都以为慧娴郡主是慈恩堂的主人,其实长乐郡主出钱最多。二姐姐不图名声,二哥可别忘了她的好。”
陆铭顿时觉得自己言语不当,立刻鞠躬作揖,“娘子原谅则个,都是我的错,不该胡咧咧,二姐姐活菩萨下凡,我小肚鸡肠,竟然不知道她的好。”果如陆二老爷所言,胡人这一场闹,让皇帝起了扩军的决心。一则为保边疆,二则为让西北更繁荣一些。
西北军只有十万人,皇帝想扩充到二十万。有了二十万军队,胡人再来就要掂量掂量了。
但扩军可不是容易的事情,牵扯到方方面面的问题,统帅谁来做,扩充的军队谁来带领训练,军费从哪里来,调哪些将领过去,哪个问题都能讨论个十天八天。
皇帝把这个话题一抛出来,顿时朝堂就炸开了锅。
大家先交头接耳窃窃私语,然后先后开始发言。有人说贸然扩军,国库受累,需要从长计议;也有人说忽然征兵十万,会引起西北百姓恐慌,误以为有战事发生;更有甚者说西北有十万军队把守,暂时不需要扩军。
总体来说,赞成的人多,反对的人少。
皇帝听取了各方意见,并让大伙儿各自上折子,把自己的建议和想法都报上来。
皇帝在这一方面比太上皇好了很多,他能广开言路,不管是百官的絮絮叨叨还是御史的忠言逆耳,他都能听得进去。
扩军不是小事情,需要提前把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都考虑到。一人难有百人计,每到有大事发生,百官们的作用就越发明显。一人一个主意,一人一个建议,就能提前堵住很多可能出现的漏洞。
等六部重臣们都上过了折子后,众人开始商议扩军的具体事宜。
第一就是统帅的问题,大伙儿都知道韩世梁是陛下心腹,谁也不会去说换统帅的事情。统领十万人马和统领二十万人马又没有什么区别,让他继续干就是。谁敢在统帅上面打主意,那是老太太吃□□,嫌命长了。
统帅不变,第二就是各部将领的事情。人多了一倍,要么原来的将领们带领的人跟着多一倍,要么就再添加一些低层将领。
皇帝采取了折中的办法,原来的将领们许多都升一级,统领的人也增加一部分。除此之外,再调过去一批青年将领,给西北军补充一些新鲜血液。
这是朝廷惯用的手法,不管谁做统帅,底下的将领必须经常换,防止统帅们时间久了有了不臣之心。
第三就是招兵,从北边三省招募十万兵丁,这个难度不大,只要军饷到位、安抚工作做好,几个月就能完成。
第四就是监军人选,招募兵丁容易出现贪慕军饷现象,必须有人监督。太子亲自对皇帝建议,宣王就在西北,不如直接让他做监军。地方招兵,非是位高权重之人,也担不起监军的职责。你派个小官过去,到了韩总督面前怕是连话都说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