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馆,与国子监相邻,占地规模不大,建筑错落有致。
太史馆的职责主要分为两类,一个是记录类,一个是编撰类。
记录类都是太监,侍奉天子左右,记录皇帝的言行与政务得失,并不在太史馆中打卡上班,只是挂个名。
后者是太史馆的史官,十个里面十个都是大儒,虽然名义上是修撰当朝之政,不过也包含了前朝大昌的一些事,因为本朝天子是开国的皇帝,不免涉及到了很多前朝的事。
不过“史”这东西,都会经过人的主观意识折射而“失真”,尤其是当代人,无法公正公允的看待一些事情,不免会夹带私货,从而误导后人。
不管怎么说,总之太史馆是个很清贵的衙门,就是修书的,虽然没实权,可影响力在那摆着,连皇帝都无法干涉,这要是看谁不顺眼,在史书上一写谁谁谁不是什么好鸟,那说不定就遗臭万年了。
太史馆需要编撰大量的文字资料,馆内也没什么太多的人手,距离国子监比较近,所以经常会借调一些国子监的监生过去打下手。
能够参与到编撰国史当中,监生们自然是趋之若鹜。
此时的国子监外,闻道鸣身后站着七八名小学子,其中还包括了鬼头鬼脑的秦玄。
今天,闻道鸣就是来找茬的。
秦玄这个逗逼又回书院了,被廖文之从秦老大那借调到书院中的,主要是督促年底学子科考一事。
对于这件事,秦老大欣然应允。
如果寒山书院能够为朝堂输送大量的寒门子弟,那么秦玄参与进来的话有百利而无害,这些寒门官员在未来都可以成为秦玄的班底。
闻道鸣蹲在石狮子下面,身后站着包括秦玄在内的八名学子。
老闻的目光如同公交车上寻找目标的惯犯,来回在出入的国子监监生们的身上巡视着。
“先生先生,快看。”秦玄指了指东侧太史馆的方向:“那小子手捧竹简,应是从太史馆刚出来。”
闻道鸣站起身,冲着小学子一努嘴:“上!”
七个学子,最大的也就九岁,一窝蜂的跑了过去,直接给这位国子监的监生围住了,吓了对方一跳。
闻道鸣和秦玄二人和个大螃蟹似的,背着手迈着八爷步走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