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晴这一次上山,看到山间小道从石子路换成了沥青路,路面加宽,陡峭的地方也进行了一些坡度调整。
她说了要到山下之后,当地的摩的师傅说可以再送一段,最后把她和实习生送到了半山腰。
之后往山上爬,实习生第一次来这里,说没想到山上条件还不错,比她家乡以前好。
赵晓晴在这话里想起六七年前第一次来这里,慢慢说起那次看到的一切。
等到到了小学门口,赵晓晴看到周口屯小学比起以前旧了一些,但整体还是很整洁。
“叶老师!”
赵晓晴看到叶老师挥挥手。
叶老师接到电话还是在校门口来接她们,见状过来拉着两人往学校里面走:“来了啊,今天温度比较低,没上次来的时候热……”
她态度自然地带两人去休息,进办公室的时候,赵晓晴看到有两个年轻人在打扫办公桌,看到她们进来:“叶老师,还有……”
他们看着赵晓晴有些迟疑。
叶老师带赵晓晴和实习生坐下,介绍:“这位是向阳基金会的赵晓晴小姐,这位是向阳基金会的陈小丽小姐,她们是来回访学校和学生的状况的——之前和你们说过。”
两个年轻人神色惊讶,又对视一眼,然后手拉手朝赵晓晴和陈小丽鞠了一躬:“谢谢你们!”
赵晓晴吓了一跳:“啊?不用客气?”
实习生陈小丽也被吓了一跳,往后退一步,紧挨着坐在了赵晓晴身后。
赵晓晴脸上微笑,有些疑惑看向叶老师。
叶老师还是笑得那样灿烂,像第一次见面那样,也像每一次见面那样。
叶老师拉着她们俩的手说:“他们都是本市考出去的大学生,最近几年回家的时候看到学校的一次次变化,这次毕业又知道了基金会这些年做的事情,所以对你们很感谢,也因此决心回到了家乡。”
叶老师说:“接受他们的感谢吧。”
前方的两人在这句话后抬头,其中的女看起来眼眶有些发红:“是的,我们真的很感谢你们——
“很感谢你们对我们家乡的建设,很感谢你们对各所学校的帮助,很感谢现在家乡的孩子们上学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困难。
“也很感谢叶老师这些年对周口屯小学的帮助,我来的时候听其他老师说过,这些年都是叶老师帮其他人适应一切,照顾太远只能住校的孩子们……”
她说着眼眶更红,语气哽咽起来,旁边的男生就握着她的手接话:“我们本来就是从山里读出去的,可能不是比其他人聪明,只是幸运遇到一定要我们读书的家长,幸运遇到愿意借钱给我们的老乡,幸运地考到一个还可以的分数,所以才能坚持到上大学之后申请绿色通道……但是我们在学校里却从来没有想过回来。”
“我们想啊,我们这么难才能读出去,这么幸运才能读出去,怎么能回到这里,回到一切开始的地方?”
男生说着也有些激动,他身边的女生有些哭起来,他就握着手安慰她,也平复自己的情绪,“但是很意外,很意外叶老师会来到这里,一来就是接近十年,放弃城市的生活来我们家乡吃苦,很意外向阳基金会会在这里大量投放资金,在城市里很多人都讲究利益最大化的时候‘专门利人’,帮助我们的同乡,一帮就是这么多年。”
女生:“我们大四时在城市找了实习工作,辛辛苦苦又觉得会前途一片光明,偶尔想起家乡,总是想着其他人愿意替我们建设家乡,我们又为什么要回来呢?虽然很不好意思,有时候也会愧疚,但是……”
“直到前两天我们看到仙市都市报的报道,也看到微博、微信上其他人转发的新闻,我们才真实了解到你们做的一切,了解到包括‘互教班’和其他班级的人的变化,了解到你们每个人付出的这么多年……”
“我们才在讨论之后,辞职,拿完双证就回来了。”
两人深呼吸后,一起握着彼此的手,就像彼此依靠、彼此扶持:“很谢谢你们,之后就让我们接手这一根‘接力棒’吧。”
“叶老师,你可以放心回去了。”
“不用再一个人在千里之外,一个人担心父母年纪大了,生活不方便。”
“之后的事情,就让我们本地人来做吧,让我们自己建设自己的家乡,让自己帮助自己的乡亲。”
两人说着又鞠了一躬:“以后我们可以负责和基金会的衔接工作。”
叶老师之前没预料这个,也不知道他们刚回来,就从其他人口中了解过自己。
她总是灿烂微笑的脸上表情有些复杂。
片刻后,叶老师才微微笑出来,眼眸里是浅浅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