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我比崇祯大一岁> 第二百一十六章:一片狼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一十六章:一片狼藉(2 / 3)

况且黄毅还会大规模增加番薯、马铃薯、玉蜀黍的种植面积。

吃糠拉稀的康乾“盛世”,不就是红薯成就的么!

根据地的人民不会因为长期吃红薯造成营养不良。

因为这里的主食不仅仅是红薯,还有麦子、糜子、青稞、马铃薯、玉米等等,还能够经常吃到牛羊肉。

明朝的绝大多数官员把心思都花在党同伐异,花在贪腐漂没。

崇祯都上吊了,官员们还不知道痛定思痛。

风雨飘摇的南明小朝廷依旧在玩内斗,而且愈演愈烈,直到玩完儿,可见明末的达官贵人有多么麻木不仁。

徐光启明明在北方试种出了番薯、玉蜀黍、马铃薯却得不到支持,没法推广,最后便宜了入关的建奴弄出个“康乾盛世”。

据说达官贵人不肯推广高产的农作物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掠夺升斗小民的土地。

因为老百姓但凡有口吃的,绝无可能借高利贷,也就不可能因为需要还债卖掉田产。

这种推断究竟有没有理论依据黄毅不去考证,反正根据地是新诞生的政权,是黄毅一言九鼎的领地。

在这里不存在水火不容的阶级矛盾,没有土地兼并,永远杜绝高利贷,以后会由根据地政府开设银行经营借贷。

政府放贷不可能是那种吸血鬼般的九出十三归。

根据地政府必须严厉打击任何形式的高利贷。

民不举官不究不适用于放高利贷牟取暴利,一经查实,罚得放高利贷的倾家荡产。

政府的钱庄掌握借款利率月息不高于百分之一,年息至多百分之十二。

反正黄毅充满信心,根据地具备发展农业、畜牧业、工业的基本条件,还紧靠商业发达的张家口。

这方水土养七八十万人口毫无压力。

这不是盲目自信,后世张家口地区长城外的地方,包括内蒙古靠近张家口北的地区,总人口好几百万。

不仅仅粮食、肉类做到了自给自足,还大量外销。

只要根据地拥有了几十万人口,选拔训练出两三万忠诚的战士成为了可能。

兵不在多而在精,战士的家小在根据地工作、生活,当然能够和根据地荣辱与共。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