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拖又是两个月。
朝堂上的各项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于是大家也就渐渐意识到了贺星回的想法∶门下省在与不在,似乎没有什么分别。
这并不合理。主政者刻意忽略某个部门,直接越过他们行事,并不能说这个部门的职能就毫无用处了。现在这种三省互相制约的模式,很显然经过了漫长时间的摸索和考验,就是最适合当下朝堂的。
何况门下省的功能,本来就是对皇权的限制,多加一道程序而已。
不过现在,即使所有人都猜到了贺星回的想法与打算,但是诸多权衡之后,还是会选择保持沉默,而非为门下省据理力争。
方面,贺星回明显是个说一不二的君主,但是又理智果决,历来强势的君主手中的权力都会扩张,贺星回已经做得不那么明显了。而且对一心开创新盛世的她和部分朝臣而言,门下省的存在本来就是个不怎么必要的阻碍。
另一方面,朝臣之间的势力之争同样十分严峻,如今南派世家全面溃败,对其他势力而言就是个抢占地盘的好机会。偏偏胜过他们的是贺星回本人,那这个腾出来的位置,自然就会由她的人填补。既然不涉及到自家利益,就不用着急。
何况一项权力出现之后,是不会消失的,没有门下省,这种职能和权力,就会转移到另外一个部门身上。如果贺星回真的准备撤销门下省,那得益的也是其他人。
反正,他们顶多隔三差五上折子提一下这件事,让贺星回别忘记,就足够了。
所以这一日,当贺星回在小朝会上提出,将门下省与中书省合并的想法时,竟然没有引来半点意外。
这个想法比大多数人想象的更好一些。
门下省封驳诏书,是对皇权的限制,又何尝不是对中书省这个提出决策者的限制?
现在贺星回将门下省并入中书,在加强了皇权的同时,也加强了中书省的权力,让它真正拥有了完整的相权。
特别是封驳这个权力,完全转移到了中书省。现在是贺星回强势,显得中书省分到的权力并不多,可一旦坐在上面的君主不像她这样天资英睿,能够完全掌控朝堂,相权就会不断膨胀。
相权是臣权的核心,所以对于贺星回的这个提议,朝臣们只有一句话∶"陛下圣明!"
"不过如此一来,中书省职责更重,现有的人手,恐怕不够用了。朕欲将中书省的规模扩大,增设左右侍郎、左右仆射四位副职,辅佐中书令,总领全国军政事务。"贺星回又道。
此言一出,六部主官们顿时心跳加速。
这一下就增加了四个位置,而人肯定是要从他们之中选。六进四,意味着自己很有可能马上就能成为分享相权的人之一,达成仕途的最高成就∶出将入相。
要说这个决策,会有谁不高兴的话……众人不约而同地看到了站在首位的韩青,那就应该是他了。
毕竟他手中的权力被分出去了四份。
但事实上,韩青本来就不是野心勃勃,想要独揽大权之辈,他对贺星回的期许很高,容忍度自然更大。贺星回先前所做的是扫除积弊,现在就要重整朝堂,接下来,便是开拓变革之日了。
韩青自然不会成为这条路上的阻碍,所以他十分配合地应道,"老臣近来的确常觉精力不济,如今总算有人分担了,多谢陛xia • ti恤。
"那就拟一份名单上来吧。"贺星回道,"事关重大,依朕看,此事想要服众,还需着落在是''光明正大''四个字上。不如让文武官员在早朝时廷推,此事就交由韩卿来主持吧。"
这是重臣们最喜欢贺星回的地方,她有一种很奇特的分寸感,好像总能知道界限在哪里,并不会让自己手中的权力随意膨胀。
像宰相人选这种人事任命,一般来说都是圣裁独断,实际上最后的人选,也会由贺星回来决定。但她愿意走廷推这个流程,无疑就让这件事变得更加公开公正,让做臣子的心里十分舒服。
而接下来的职位调整,可以称得上是一场狂欢。
中书省增加了四个相位,六部就空出了四个主官,需要从其他官员之中递补。而递补人员所空出来的位置,同样需要新人来填。再加上之前因为张本中事件而被黜落的那一批官员,甚至可以说,整个朝堂都经历了一场小小的地震。
不过,因为每个势力都分到了一些好处,大家对这些结果也基本满意,所以很少会有人注意到,六部的人事变动着实不小,有些部门甚至从主官到属官都换了一批,也就是负责具体文书事务的小吏还在。
这自然是瞿英妙手操控的结果了。
这位吏部尚书自从上任以来,始终保持不显山不露水的姿态,并没有展露过什么手段,但实际上,他早就已经私底下将朝堂的情况摸得差不多了,如今抓住机会,便在贺星回的授意下做了巨大的调整。
调动、迁移、填补,如今的六部,已经完全变了个样子,再不是之前那种张本中一声令下,半数官员都会听他号令的局面了。
贺星回把这种调整称之为"换血",瞿英觉得十分恰当。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小小的细节变化∶贺星回将谏台从门下省dú • lì了出来,并不归属于某一个部门,而是直接对皇帝负责,承担起了纠察百官的职责,名为监察院。
在当下,并没有多少人在意这个变动。毕竟言官本来就是一个比较dú • lì,不好划分的存在。
此刻,贺星回正在召见监察院的新任主官钟彬。
这位其实也是老熟人,之前是门下省的谏议大夫,在贺星回刚刚回朝的时候,他还是张本中的马前卒,在朝堂上表现得也很活跃。但就连贺星回都没有注意到,他是什么时候开始安静蛰伏,不再冒头的。
可见南派世家之中,也并非没有聪明人,只不过他们都跟钟彬一样,因为拿不到话语权,所以成为了沉默的大多数,安静地蛰伏了起来。
如今张氏已经成了过眼云烟,他们却仍旧是朝堂上的中流砥柱。
贺星回并不会因为出身就对他们产生偏见,所以瞿英在考察之后,举荐钟彬为监察令,贺星回很爽快地应允了。
此刻,她召见钟彬,便是为了监察院接下来的工作安排。
谏台负责监察百官、巡视郡县,眼下互市和扶持商人开设工厂的事,都在有条不紊地推进着,也是最需要监察的地方。只有从朝中派人下去,贺星回才能获得第一手资料,知道具体情况是什么样的。
钟彬听到这个任务,整个人都振奋了许多。这是能影响国库收入的大事,他本以为贺星回会派遣自己的亲信之人前往巡查,没想到会把这个工作交给监察院。
言官的地位很特殊,主政者重视,那就是位卑职重,就连中书省的宰相们也要受其监察。但上位者不在意,他们就会成为镶边的存在。
如今贺星回委以重任,他立刻斩钉截铁地应道,"臣必不辱使命!"
由朝廷扶持,内库入股,商人兴建的工厂,大都位于大越北方。
这当然不是偶然,而是贺星回精心挑选的结果。
无论是勋贵们在欠条上写的,还是北地世家试探着拿出来的土地,都在北方。
贺星回为什么要费工夫让北地世家也掺和进这里面来?就是因为北方很多地都在他们的手里,当然要尽量收回来。特别是西北,如今已经完全在师无命的掌控之中了。
除了收回更多的土地之外,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带动北边的发展。
自从大宣皇室南迁之后,整个北方遭受重创,又在战火之中混乱了几十年,如今虽然重新回到了大越的治理之下,却是元气大伤,久久不能恢复。
大越定都烨京,帝国的权力中心和经济中心便都向南偏移,北方想要发展起来,只会越来越难。
不说别的,南方人口密度就是北方的四五倍。地广人稀,没有足够的人口来恢复生产,就是目前北方地区最大的困境。这是战争带来的结果,要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自然是吸引南人北上。
大多数人安土重迁,直接迁民必然会遭遇强烈的抵抗。
贺星回在北方建厂,就是希望通过商人们的利诱,能够吸引更多的南人主动前往北方。以工厂的名义招收工人,就比朝廷直接下令搬迁更合适。
而现在,这项政策,已经初见成效了。
这个时代的商人们,还是喜欢用自己人的。这些商人来自大越各地,而且大部分都来自更加富庶的南方,北地出身的没有几个。在人生地不熟的北方建厂,虽然有朝廷扶持、官府配合,但他们自己心里也难免犯嘀咕。这时候,从家乡所在之地招收一批工人过来,就是个很不错的选择。
御史们进入北方境内,沿路走来,便见各地都颇有欣欣向荣之意。除了工厂,工人们的住处也在兴建,城外也有不少农人正在田间耕作,每个人脸上都带着欣悦的笑意,饱含着对未来的无限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