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综艺的行程安排,果然和顾屿洲剧透的一样。
任钦鸣离开后,节目组招呼所有嘉宾坐上保姆车,在蜿蜒的盘山小路上大约开了四十分钟。
大家总算见到这座山里除他们以外的原住民——瓦房茶村。
这里山连着山,村子依山散落,道路两旁的茶树漫山遍野,一茬比一茬绿。
保姆车开进村口,路上背着手走路的基本都是老人,大家穿着朴素,时不时向保姆车投来注目。
弹幕里有熟悉情况的人介绍。
这里因为进出山一趟路途至少一个小时,山里的资源又有限,已经很少有年轻人常居在这。通常都是家中的有生力量外出务工,留下老人不愿离开家乡,和相熟的街坊邻居一起养老种种茶叶,也是一笔不错的收入。@无限好文,尽在晋汀文学城
那么问题来了,我就在A市,请问我现在赶过去还来得及吗,星星眼jpg
前面的别想了,这山路不是本地人根本不敢开,而且节目组肯定在山下拦人,就算你躲过节目组偷偷溜进去,在山脚下也根本找不到能进山的车的
举手,我本地人,进村的山路的确难走,我自己开车都得打起十二万精神,家人们不要冲动在后悔了在后悔了,已经在后悔我这个不孝子怎么没回老家看看爷爷奶奶了15551我也!我上个礼拜才刚回去住过一段,但网差信号差,实在没顶不住,提前出了山,现在就是后悔,非常后悔,流泪.jpgx3
直播间大家讨论得热火朝天,保姆车已经从村口进去,没两分钟将一车人拖到一个露天影院。
说是电影院,其实就是一片空旷的土坡空地,像以前七八十年代的场景。
据说是村干部组织的活动,一周一次。
村里的老人家们习以为常,每次差不多到点,就会陆陆续续从家中搬来长凳长椅,一排排错落有致码在投影屏前。
当时的天色已经不复上午晴朗,乌云密布但没有下雨的迹象,阴沉压下来,灰蒙蒙的光线倒正适合看片。
尽管这村里都是老人,大概率不认识他们这些新生代艺人,但为了不那么显眼出挑,大家还是在出发前依据节目组的提示,换上了自己最素的衣服。
甚至连长凳都是自备的。
现场来来往往人数不少,看着像是大半个村子的人都来了,也有家里比较远,不搬板凳,踩三轮车来的,专门坐在车上看。
一来二去,他们戴着口罩混在中间居然不显眼,相当低调从车上将长凳搬到最后一排放下。
投影屏幕已经开启,节目组光明正大在旁边架设拍摄设备。村民们该谈天谈天,该说地说地,面对镜头丝享不在意。
why啊,我不理解,这些老人不会是节目组找来的演员吧,问号.jpg
再次举手,不是的,只是因为咱们村风景好,建筑风格啥的比较讲究。电视台、剧组、专业院校的学生拍作业经常到村里取景,大家都习惯了
我虽然不是这个村的,但我是附近的,我们山里那一片村干部都挺有情操,每周安排大家看电影,本身也是会用摄像机全程记录当做纪念的
久而久之,村民们身在深山,却对长枪短炮这些东西比城里人还熟。偶尔看见像阮颂他们这样开着车过来的年轻人,也只以为又是为了拍摄。
电影约定下午五点开始。
等阮颂他们在位置上坐好,时间已经差不多。
导演组并不提前告诉他们今天看的片子是什么,只说和他们接下来要请迎接的嘉宾有关。
秦斯嘉、郑青猜测可能是电影的主演什么的。
但阮颂知道,《湖水蓝蓝》这片子的导演在拿奖以前穷文青一个,没钱。
不仅题材不是常见商业片,请到的演员也都是无名之辈,《合拍19天》肯定不可能请主演。
阮颂上次看这片,还是刚跟陈严合租到一起的时候。
两个编剧房门一关,窗帘一拉,电脑椅并排往电脑桌前一放,全程一句交流没有,安安静静看完全片。
因为嫌电影院吵,阮颂已经很久没去电影院看过电影。他以为这种露天电影院,肯定也差不离会是嗑瓜子闲聊的境况。
但出乎他预料的,时间一到五点整,投影屏从黑幕亮起放出片头,现场原本热闹的村民竟是立刻安静下来。
所有人聚精会神昂起脑袋,盯着屏幕现出"湖水蓝蓝"四个大字。
甚至阮颂听见的第一句闲话,来自自己的同伴。
郑青用极低的声音压着嗓子,说这片他听过,但没看过,还以为会放个更通俗易懂的。
姜淇淇也担心∶"这种类型的片子,老人家能看懂吗.…."弹幕已经开始刷问号。
大家没看过这片,不影响大家大致了解影片的风格。
这别说是山里的老人,那就是我爸妈估计都看不明白别爸妈了,我本人都看不明白不是,咋想的,给老人看文艺片???
这电影我看过,是好看的,也不是文艺片,但也确实不是常见商业片.…豆瓣分数上了9但只有人打了分,就,你们懂吧?
啊这,居然是这个,之前我室友拉着我一起看来着,我们两个都睡着了,尴尬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