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可以这么说。”这一年多,赵旸跟空净大师学习,收获颇多,并且有了很多想法。关于组建属于自己军队一事,他觉得宜早不宜迟。“嬢嬢,你觉得可以吗?”
“为什么会有这个想法?”刚刚儿子跟她提出组建属于自己军队一事,让她非常吃惊意外。空净大师平日里还教了什么,她怎么觉得儿子去了相国寺学习后,不仅变聪明了不少,也变得“成熟”了不少。组建属于自己军队一事,可不是一个三岁孩子能想到的。
“嬢嬢,我以后要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必须要有一支自己的亲卫军,一支属于自己的力量。”赵旸再次问道,“嬢嬢,不可以吗?”
“不是不可以,嬢嬢只是惊讶你居然会有这样的想法。”看来,让旸旸跟空净大师学习是对的。“只是举子仓的孩子怕是不够。”
“嬢嬢,你有什么主意?”赵旸暂时只想到举子仓的孩子,毕竟他们无父无母没有任何牵挂,可以一门心思地投入在军队里。
“可以招收普通人家的孩子。”曹皇后问道,“你打算组建多少人的军队?”
赵旸想了想说:“我想先培养一批精锐的军队,人数不要多,一百以内就可以了。”他想培养一百个精锐,之后再扩招。等扩招招好了,再由这一百个精锐训练新人。
“一百个人就够了吗?”
“暂时先一百个人,后面再扩招。”
“好,这件事情嬢嬢帮你安排。”曹皇后虽然惊讶于儿子这个想法,但是对于儿子这个想法是十分支持的。“你有什么要求吗?”
“嬢嬢,我现在太小训练不了他们,先安排他们跟曹家训练吧。”赵旸想好了,先让这一百个人在曹家训练,让他们成为一名合格的军人。等过几年后,他大了一些,再用现代训练军人的方式严格训练他们。
“可以,我会让你叔祖父去做。”曹皇后也觉得让这些孩子在曹家训练最为合适。
“嬢嬢,安排一些曹家的孩子加入吧。”既然安排他的亲卫军在曹家训练,那么他的亲卫军里必须有曹家的孩子。
听到儿子这么说,曹皇后眼里划过一抹惊愕,随后微微笑了笑说:“看来,你跟空净大师学了不少东西。”
“嬢嬢,曹家以后是我的后盾。”赵旸这句话充满深意。
见儿子明白,曹皇后没有多说什么。
“还有什么要求吗?”
“要非常严格地训练他们,我不要花架子。”赵旸一直觉得大宋军队的实力太过软弱,这不是他想要的军队。
“好,我会跟你叔祖父说。”
“对了,嬢嬢,你让叔祖父拉拢一个人。”
曹皇后问道:“拉拢谁?”
“一个叫狄青的人。”赵旸早就想好了借口,“听师兄说这是一个良才,他现在应该是马步军副都指挥使。”
“我知道他。”曹皇后以前听宋仁宗说过这个叫狄青的人,“他现已是马步军副都指挥使,应该不会接受曹家的拉拢。还有,你爹爹很看重他,不会让他成为曹家的人。如果你叔祖父去拉拢他,会惹你爹爹不快。”
赵旸倒是没有想到这一点,他只想到狄青以后的下场会很惨,会很憋屈,所以想要保住他。不过,他现在正受重用,以他爹爹对曹家的忌惮,肯定不会让曹家拉拢到狄青。
“那就暂时不拉拢他,不过我希望曹家能保住他。”离狄青出事还有十年,但是还是提前未雨绸缪比较好。
“保住他,什么意思?”曹皇后不理解儿子的顾虑,“狄青正受你爹爹重用,为什么要曹家保护他?”
“因为文臣。”赵旸并不打算一直在曹皇后装作三岁小孩子。他现在在跟空净大师学习,正好有借口让他可以说一些超出他年纪的话。“嬢嬢,你也知道武将在朝中没有什么地位,还被文臣排挤。狄青很有才能,也被爹爹看重,他以后应该还会升职,到时候你觉得文臣会任由他加官进爵吗?”宋朝重文轻武,武将在朝中的真的没有什么地位,被文臣欺负地非常可怜。
曹皇后心中大吃一惊,她没想到儿子会说出这番话来。
“谁告诉你的,空净大师?”
“师兄跟我说了些。”不好意思,师兄,又让你给我背锅了。“嬢嬢,难道不是这样吗?”
曹皇后心里越发惊奇空净大师每天都跟儿子说了些什么,怎么会跟儿子说了朝堂上的事情。还有,空净大师一个出家人,竟然对朝堂上的事情这么了解,这真是叫人意外。
“你说的没错,朝中的文臣们不会任由狄青掌握重权。”
“我希望狄青被文臣们为难的时候,叔祖父能保住他。”他以后要打辽夏,需要狄青这样的将才。他现在还小,哪怕过几年,他在朝中也没有什么话语权。如果到时候狄青被文臣们为难,他担心拯救不了他,但是叔祖父可以。
虽然文臣们喜欢刁难武将,但是面对曹家,文臣们还是不敢太放肆,毕竟曹家是开国元勋,而且非常有权势。
如果曹家想要保住狄青,那就一定能保住,而且文臣们还不敢说什么。
“嬢嬢,我要狄青这个人,以后我要用到他。”提高武将的地位,狄青以后会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曹皇后明白赵旸的意思,神色认真地点了点头说:“好,我会告诉你叔祖父,让他在狄青被为难的时候,保住狄青。”以曹家的势力,保住狄青是没有问题的。
“嬢嬢,你要告诉叔祖父,让他们现在就开始准备。”
“准备什么?”
“准备收复幽云十六州。”赵旸小脸非常严肃地说道,“等我长大,我肯定是要去收复幽云十六州,我希望到了那个时候,曹家的军队是最勇猛的。”
曹皇后被儿子这句话说的心头发热,神色变得激动起来:“好,我会告诉你叔祖父,让他从现在起来,要严格训练将士,为收复幽云十六州做准备。”
“对了,还让叔祖父平时留意有将才的人。”唉,他现在还是太小,很多事情都做不了,只能让叔祖父去帮他做。
曹皇后点点头说:“好。”
“还有,我希望叔祖父从现在起培养一个特殊的军队,用来打探辽夏的军队的情况和动向。”赵旸前段时日想到明朝的夜不收,所以打算想培养宋朝的夜不收,“我要的打探是十分详细的。”
“细作?”曹皇后瞬间理解儿子的意图。
赵旸点点头:“嬢嬢,曹家应该有培养细作吧。”
曹皇后听到儿子这么问,并没有打算否认:“有。”
“那就让曹家的细作打入辽夏,最好能把辽夏的动静全都打探出来。”赵旸想了想说,“嬢嬢,以曹家的实力,应该能培养出我要的细作吧。”
曹皇后没有任何犹豫地说道:“能,我会让你叔祖父去做。”说完,她又问道,“你还有什么要求吗?”
赵旸思索了下说:“暂时没有了。”其实,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但是这些事情必须他自己做,不能全部交给曹家做。等他长大了,他要组建一个情报机构,专门用来收集各种情报。
曹皇后看了看儿子,犹豫了下说:“其实,你说的这些,皇城司能做。”
“嬢嬢,皇城司不是刺探自己人的么?”赵旸是知道皇城司的,它下面有一个刺探鉴察,专门用来查探军队状况,预防阴谋扰乱选自度娘,主要针对的对象就是大宋自己的军队,而不是辽夏的军队。
“空净大师连皇城司都跟你说了?”曹皇后惊了。
“说了啊,师兄跟我说了很多事情。”赵旸在心里默默地给空净大师道歉,“不过,师兄说的并不多。”
“你说得对,皇城司主要针对的是自己人。”对于这一点,曹皇后深深无奈,同时也觉得悲哀。
“所以,皇城司靠不住,还是让叔祖父派人去打探吧。”
“好,你组建亲卫军一事,要跟官家说吗?”
“暂时不跟爹爹说,等日后成熟了,再跟爹爹说。”以爹爹对曹家的忌惮,是绝对不会让曹家训练他的亲卫军。
曹皇后也觉得暂时不要告诉官家,不过日后肯定是要告知的,不然官家会起疑。
“你跟嬢嬢说说,空净大师平日里还跟你说了什么?”曹皇后觉得儿子这次从相国寺回来,一下子变得成熟不少,并且知道了不少事情。
“师兄说我是皇太子,有些事情必须知道,就跟我说了些事情。”赵旸知道曹皇后不会去找空净大师求证,所以才敢让空净大师帮他背锅,“还跟我说一些朝堂上的事情,比如文臣的情况和武将的境遇。师兄知道我以后要收复幽云十六州,还跟我说了不少军中的事情和辽夏的事情。”
曹皇后心惊,空净大师真的跟旸旸说了不少事情啊。最让她吃惊的是旸旸这孩子竟然全部听懂了。她和官家都认为旸旸小,应该听不懂这些事情,所以就没有跟旸旸说过。
“是嬢嬢疏忽了,嬢嬢应该跟你说这些。”旸旸这孩子比她想象中还要聪慧。“以后嬢嬢会跟你说这些事情。”虽然曹皇后不参与朝堂的事情,也从来不在宋仁宗或者苗昭容的面前说朝堂的事情,但是并不代表她什么事情都不知道,相反她对朝中的事情了如指掌。
“好啊,嬢嬢你教我,我就好好学。”说实话,他一直觉得他嬢嬢的政治才能比他爹爹还要好。历史上的曹皇后也非常有才能,辅佐了三代帝王。
曹皇后伸手摸了摸儿子的小脑袋,一脸慈爱地说道:“嬢嬢会好好教你。”以旸旸的聪慧,说不定日后会超过官家。
“嬢嬢,你明天再教我吧,我现在要看王胖胖的信。”
“去吧。”
王胖胖这次又寄来厚厚一沓的信,赵旸懒得数他写了多少张纸,没有二十张,也有三十张。
每次,王雱给赵旸写信写得非常事无巨细,连他每顿饭吃了什么菜都会跟赵旸说。
这一年多,赵旸已经习惯了王雱的啰嗦。
王雱先写得是他最近玩了什么,吃了什么,做了什么,洋洋洒洒地写了十几张纸。后面,写得是他这段时日又读了什么书、读了什么诗词、学会了多少字。
每次看王胖胖的信,赵旸都非常心惊,惊的是王胖胖的学习进度。在他眼里,王胖胖就是天才。如果不是他两世为人,绝对比不上王胖胖。
不愧是大佬的王安石的儿子。在历史上,王雱也非常有才华。
有王胖胖这个天才在,赵旸在学习上一点都不敢懈怠,因为他不想输给王胖胖,不想叫王胖胖“哥哥”。
苏轼跟苏洵说了赵旸建议他们考太学一事,“爹爹,我该考太学吗?”
“你想考太学吗?”
“我想考,又不想考。”苏轼心里有些矛盾,不知道自己该不该考太学,“以我现在的能力肯定是考不上太学的。”
苏辙说道:“我想考太学。”他喜欢汴京,他想留在汴京。
“爹爹,您觉得我们该考太学吗?”
“太学里有很多厉害的先生,也有很多有才华的学子,如果你们想要去太学读书,对你们来说会很有帮助。”苏洵没有直接告诉两个儿子该不该考太学,而是先跟他们分析,“但是,太学里有很多权贵子弟,你们要是去太学读书,或许会受到他们的影响,你们读书的心就会变得不纯粹,你们还会被其他的事情影响。”
太学里的确有很多权贵子弟,而且这些权贵子弟还拉帮结派。普通学子考进太学后,很难不受影响,也很难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苏洵担心两个儿子去太学读书也会受到影响,心思会跑到其他事情上。
苏洵认认真真地跟两个儿子分析去太学读书的好处与弊端。如果两个儿子听完后,还决定去太学读书,他这个做父亲会支持他们的。如果两个儿子不想去考太学,那他这个做父亲还是会跟以往一样认真地教他们读书。
苏轼和苏辙听完苏洵的一番分析后,两人惊得目瞪口呆。
“爹爹,在太学里读书这么复杂吗?”苏轼他们兄弟俩有些被苏洵的话吓到了。
“比我说的还要复杂。”苏洵一脸严肃地对两个儿子说道,“这里是汴京,是京师,所有权贵权势都积聚在这里。”
苏轼和苏辙听到他爹爹这话,纷纷都陷入了沉默。
“要不要考太学,你们要好好想清楚。”苏洵是不希望两个儿子考太学,他不希望两个儿子在读书的时候就沾染到权势,届时他们读书的心态就会发生变化,读书的目的也会变得不纯粹,这不是他想要看到的。
苏轼点点头:“爹爹,我会好好想的。”
苏辙撇撇嘴说:“我喜欢汴京,喜欢福慧。”说完,他想到之前对福慧说的话,“福慧说了,如果我们去太学读书,他也会考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