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彻:“等他七八岁,该懂得都懂了,朕非得把他送军校去。”
“化名?”
刘彻摇了摇头:“不用,就说是你大姐家的孩子。左右他们家也有一个跟这小子差不多大。”
小太子还不知道这点,梦到大鸡腿,烦的挥手推的远远的,不知道他吃的饱饱的,什么都不想吃吗。
刘彻险些挨了一巴掌,连忙把他放席上。
卫莱把黄瓜番茄放柜子里,给刘彻续一杯茶,就问:“刚刚是去找仲卿?”
刘彻点头。
“今年?”卫莱又问。
刘彻抿一口茶,“各地严密防守,百姓都不出去,匈奴再来也讨不到便宜。再说,快入秋了,匈奴得考虑迁徙,今年可能不会再出来。明年开春,朕会令仲卿先去朔方等地屯兵。一旦发现匈奴的踪迹再出兵也不迟。匈奴若是得到消息,迟迟不出来,就算了。左右仲卿年轻,朕也有去病,不像以前不知道,恨不得立即把匈奴按下去。朕有的是时间同他们耗。”
“这些我不懂,你怎么想的就怎么去做。”卫莱道:“听你说到去病,还在军校?”
刘彻:“到秋让他出来。”
“军校那边今年得有不少人吧?”卫莱问。
刘彻算了算:“百十个。多是当年跟他一起的那些小孩。”
“还由着他像以前一样带兵?”卫莱问:“他们一日三餐顿顿吃得饱。百姓家的孩子一日两餐。早上吃的少,中午吃不饱,可没法跟他们比。出身平民的身体可扛不住。”
刘彻:“朕会选一批人出来,养个两年,身体有所改变,再让他们随去病出去。”
“这样还行。文科学校呢?”卫莱问。
刘彻想想最新情况:“人不少,但都不懂规矩,参差不齐,先养一段时日,朕再派人过去。”忽然想起一件事:“东方朔快回来了。届时让他选是去封国为相,还是乐意去学校当个校长。”
辽东太守回来去封国为相,并不是贬谪,去学校才是。然而,东方朔并不想去封国。他怕以后再想回京就难了。
皇帝亲自办的学校,虽然跟太学没法比,也没有正儿八经的名字,东方朔觉得皇帝陛下这是要培养自己的心腹。这些孩子如今看着不起眼,十年二十年后,极有可能又是一个“卫大将军”。东方朔已有妻有子,他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儿子着想。盯着这些孩子学好,将来也能帮衬他儿子一把。
他到了封国,封国王爷安分守己还行,要是跟早年的淮南王一个德行,他要么同流合污,要么被秘密处死,实在不保险啊。
入秋,东方朔全家抵达京师,在城里弄一处房子,又在京郊置办一处。安顿好,东方朔前往学校,到门口猛然停下,不敢置信:“中常侍?!”
春陀回头:“东方先生啊?你回来了?”
东方朔入宫述职不见春陀,找人一问才知道他早已不在宫中。至于在哪儿,黄门也不知道。东方朔还以为他知道的太多,被陛下秘密处死了。
东方朔使劲眨一下眼睛,确定他是人不是鬼,往前走两步,“您怎么在这儿?”
“你猜。”春陀调皮地说。
文科学校跟军校就隔一条胡同,东方朔站在文科学校门口,抬眼就能看到隔壁的军校,于是就问:“陛下在那边?您来找陛下?是出什么事了吗?”
作者有话要说:新文《八十年代我们俩》已开,因为刚开,搜名字还搜不到。感兴趣的从作者专栏进去可以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