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之前开口劝说皇帝的人也只好继续沉默,等着邓鸿彦的到来。
好在待诏的翰林学士们所在的地方距离天乾宫非常近,甚至比宰相们办公的宫殿还要近一点,所以邓鸿彦来得很快,并且十分明白自己的差事,拜见过皇帝之后,便立刻铺纸磨墨,等到皇帝口述诏书内容。
“朕自垂拱十三年继位,御宇二十五载,夙兴夜寐,不敢有片刻疏忽。幸不曾有负先帝重托,使国泰民安,海晏河清,又开疆拓土,虽未敢比肩太祖太宗,于心已足。”皇帝慢慢开口,“朕育有十六子,皆聪慧颖悟之辈,尔中以皇七子赵璨,秉性柔善,天资粹美,最为肖似朕躬,可以承宗庙,着立为皇太子,晓谕天下,令使闻之。”
第164章
虽然这正是朝臣们想要看到的结果,但诏书的内容还是让众人都吃了一惊。
原以为皇帝并不愿意立太子,这才想说服他选人监国,却不曾想,皇帝又忽然想通,愿意立太子了。
终归是好事,而且人选也并不出人预料,所以朝臣们在短暂的惊愕过后,便俱都欢喜起来。皇帝肯立下继承人,将来若有什么万一,权力过渡时期也会更加平稳。
宰相吴旭之不无担忧的道,“陈王——太子殿下如今正病着,怕是不宜劳动。”
“这有什么?不过是要殿下出面担个名义罢了,其余诸事,咱们自然会为殿下分忧。”参政金世文开口。
他原是河北巡抚,后来因战功回京,补了兵部尚书的缺。后来正好碰上赵璨将季谦这个“青词相公”从副相的位置上拉下来,便将他增补进了政事堂。
算来这两次升迁,都跟赵璨有些关系,他的前任都是被赵璨给拉下马来的。金世文认识赵璨的时间早,其后也用心维护这份交情,早已将自己当做是赵璨一脉的人。
如今皇帝要传位给赵璨,自然是好得不能再好的大好事,如此,他自然不会让此事节外生枝。
况且事实如此,他们更加需要的,只是赵璨承担这么一个名义,至于具体事务,这段时间皇帝病了,原本也是他们在负责。即使是对于这些军国重臣来说,这也是变相增加了他们手中的权力,要交出去,也不是那么自愿的事。
所以相较于一个励精图治的赵璨,当然还是如今这个生着病还在休养的太子更让他们放心。
虽说权力迟早有一天要交出来,但在自己手上掌握一天,就多一分控制。若是拖延的时间足够长,等到赵璨登基,要将这些东西收回去的时候,才会发现处处都束手束脚,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权力争夺,自古如此。即便是帝王和他的肱骨大臣之间,也不是全然一派和谐的。
金世文这句话算是说到了所有人的心坎上,许悠含笑道,“金参政说得很是,既然有咱们为殿下分忧,自然不必担心这些小事。咱们辛苦些,熬过这一两个月,等开了春,殿下的伤也就好全了。”
于是事情就这么定下。
天乾宫里刚刚拟好圣旨,赵璨那边就已经得到了消息。这一两年来皇帝纵容他,丝毫不怀疑,他得以频繁进出宫掖,对皇宫的掌控自然不比从前。再说现在皇帝亲口立他为太子,自然有的是人争着传消息过来讨好。
平安和赵璨都吃了一惊,面面相觑片刻,一时竟不知道说什么好。
“有些难以置信。”平安道。
赵璨颔首。这是他们孜孜以求的东西,但之前也知道希望恐怕十分渺茫。毕竟上辈子,皇帝是不曾立过太子的,如此才埋下了内斗的祸根。后来他驾崩时,似乎也并未留下诏书。只是那时朝堂后宫皆由赵璇一手把持,结果自然毫无悬念。
而今竟然这样容易就得到了这个结果,自然会让人觉得不敢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