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就让赵顼和王珪他们费心去好了,韩冈如今正在风尖浪口上,还是少说一句比较好。
赵顼瞥了韩冈一眼:“朝堂上通医术的倒不少,明医理的却不多,韩卿名位已高,不便就任此职。可想找出个适任的,倒是难了。”
韩冈捧笏躬身:“臣也只是侥幸能有一愚之得,不敢说明了医理。不过执掌厚生司,陛下择一长于政事的老成官员即可,至于其下防疫厚生之事,自有专才负责。陛下选择群牧司中官吏,当也并不是看他们会不会养马。”
赵顼微微一笑:“韩卿所言在理。”转过来对三名宰执道,“不知诸卿有何推荐?”
元绛道:“厚生司若以依军器监例,当以两制以上侍从官判司事。权厚生司,当也得侍制以上。”
韩冈用眼角余光瞥了这位比王安石资格还老的新执政,虽然有自己挡在在前面,但厚生司的差事做得好了,名望功绩都不会少,而且做起来似乎也不难,眼下只要派人下去传授种痘之术就可以,是块难得的肥肉,想要的人自然不少。但如果抢了,得罪的人更多。这是老狐狸一个,只定下框框,不去得罪任何人。
吕惠卿想要这个职位,但亲附他的官员品级都不高,侍制这条底线就全给挡了。至于其他人选,吕惠卿不觉得自己有必要为了他们,而得罪更多的人,只能暂且保持沉默。
“还请陛下示下。”三旨相公请天子来发话。
赵顼想了一想:“就安焘吧。他刚从高丽出使回来不久,应该还没有新差遣。”
“陛下。”王珪为难的说道,“安焘两天前已经定了判将作监。”偷眼瞧了赵顼一下,“不过还没就任。”
“改判厚生司事。”赵顼爽快的敲定了安焘的新职位,对韩冈道:“安焘是个难得的老成之人,算是正合适。”
吕惠卿眼神闪过一丝惊疑,怎么看起来赵顼对韩冈的话这么放在心上。
王珪这时已经捧笏弯腰,“臣遵旨。”
“陛下。”等王珪直起腰杆,元绛就跟着道:“厚生司新立,事务繁芜,官吏未定,光是一判本司事远远不够,本司判官也当先行定下,以便能早日恩泽百姓。”
“说得也是。”赵顼点头道:“就从中书五房中挑一人来担纲好了。”
元绛闻言神色一僵,只是瞬息之后就又变了回去。韩冈全都看在眼里,嘴角微不可察的向上翘起了一点点,元绛很明显是看上了厚生司判官的差事。
这个位置需要的资序、阶级都不高,相对而言权位却很重,博取功劳的机会并不比判厚生司事的主官要差到哪里,是个升官的捷径。自然比判厚生司事更受欢迎。可赵顼却不动声色的就将条件划了下来,想必知道元绛打算推荐的人选并不在中书五房之中。
‘不愧是做了十二年的天子了。’韩冈想着。赵顼有了十二年的皇帝经验,已经是对朝堂上的明争暗斗有了精巧的控制力,对臣子的小算盘,许多时候也能看得一清二楚。
吕惠卿本也想说话,提议一个他十分看好的年轻人,没想到天子的一句话,就给挡了回去。想了想,中书五房中的各房检正公事,有两个是他的人,但只有一个位置,权衡了利弊,很干脆的放弃了自己的机会。
等到元绛和吕惠卿将视线投过来,王珪才说话道:“权检正中书礼房蔡京,学识优良,才具过人,当能适任。”
韩冈听到这个名字,心中立刻风起云涌,几十年后的奸相,现在终于走上舞台了?不知道他什么时候转得京官,竟然已经进入了中书五房中。按不知是谁人的说法,大奸大恶之辈,必然是有大智大勇。熙宁三年的那一科进士,蔡京算是爬得很快了。
“蔡京?”赵顼回忆了一下,倒也没费什么力气就想起来了,前些天才见过面,“他的字不错。”
呈到赵顼面前的奏章贴黄以及公文上,经常能看见蔡京的手笔,赵顼也知道中枢之中有个善书法的。至于蔡京本人,尽管仅仅见过两面,但赵顼对那位英俊不凡的青年官员还是很有些印象。
他问着王珪和两名参知政事:“蔡京此人如何?”
元绛眉头微皱,道:“才学或如王相公所说,可他仅仅是京官,而且是前日刚刚转官。若依军器监例,判官也当由朝官担任,或资深京官。”
赵顼打断道:“事有从权,既然才具不差,当然是个好人选。四位卿家,你们的意下如何。觉得呢?”
天子都这么说了,吕惠卿和元绛哪里还能有意见。韩冈也没有意见,只是他是做为旁观者,觉得赵顼似乎是越来越独断独行了。再看看王珪,三旨相公和独断独行的天子是相辅相成的,一个巴掌可拍不响。
定下了厚生司的人事安排,其内部的事务,韩冈不插手,也不便插手。又听赵顼和三位宰执讨论过厚生司衙门的位置和内部官员人数定额,将大部分事给敲定,韩冈便从崇政殿中告退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