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言情>天生不是做官的命> 分节阅读 3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33(1 / 2)

下午,才悠悠的起来,往前院走。

到了前院,就看到正焦急等待的王蔚和正在坐着喝茶的林泽。

林清看了淡定的林泽一眼,心里满意的点点头,果然预先演练过一遍,就是不一样。

看到林清进来,王蔚赶忙走过来,说:“妹夫你可来了,我本来还打算去叫你,可是听你哥说你在休息,我又不敢去叫你。”

“大哥别急,今天只是进场,明天才考试,今天进场越早,在号房等的越急,越不利于考试。”林清说道。

王蔚听了,这才放心下来,问道:“那我们什么时候去?”

“乡试要求前一天天黑前进场,所以等咱吃过饭就去。”林清算了算时间说。

王蔚连忙叫人摆饭,林清三人吃完后,林泽把事先准备好的考篮递给林清,林清提着考篮,和林泽王蔚一起往贡院赶。

到了贡院,由于林清来的比较晚,早已没有刚开贡院门时的拥堵,林清下了马车,对林泽说:“按咱们事先安排好的来。”

林泽点点头,说:“放心,外面有我。”

林清提着考篮进了贡院的大门,先跟着前边的人到了一处厢房,进去后,就看到有搜身的军士。

林清提着考篮过去,军士先仔细的把林清的考篮搜了一遍,看有没有夹层,又仔细的把他身上从里到外的搜了一遍,然后一个军士就直接对他说:“跟我来。”

林清乖乖的跟上,走了一会,到了一排排的号房前,军士掏出一把钥匙,打开其中一个号房的门,然后说:“进去。”

林清进去后,军士利落的关门落锁,然后直接离开了。

林清嘴角抽了抽,这要不是知道自己是来科考的,还以为是来坐牢的呢!

不过说是科考,其实和坐牢还真差不多,整个号房内十分狭窄,只有上下两块木板,上面的木板当作写答卷的桌子,下面的当椅子,晚上睡觉将两块板一拼当床。

林清将桌子椅子上的木板拿下来拼成床,用手摸了摸,还算干净,就合衣躺在上面。

由于乡试在八月,天气还不算冷,所以一般号房不会有被子,不过晚上会提供火盆,如果觉得冷,可以生火取暖。

等了一会,果然有军士敲了敲号房的小窗户,林清起身,看到一个军士递进来一个火盆,两颗火石和一个蜡烛,林清赶忙接过。

等军士走了以后,林清就先用火石点燃了蜡烛,又用蜡烛点燃了火盆里碳。看着碳刚点燃时烟比较大,林清就把考篮里的瓦罐找出来,放在上面先烧些水。

考乡试时,只要进了号房,除非考试结束,否则吃喝拉撒睡都必须在号房中。所以在发卷前提前准备好吃喝也是很关键的。

林清烧好了水,喝了一点,剩下的就留在瓦罐里,被林清放到了不碍事的角落。然后林清就把烧的已经不出烟的炭盆放到床的旁边,希望等半夜天凉了可以不让外面的寒气进来。然后合衣而睡。

第二日清晨,林清在一阵敲窗声中被惊醒,就看见外面有人从小窗户外递进一卷试卷。

林清顾不得衣服上的褶皱,连忙起身,接了试卷。

发卷的人还好奇的看了一眼,眼中满满的是:在这种情况,你居然还睡的这么香?

林清满头黑线,他这一辈子好像真的挺有睡神的潜质的。

发卷的人走后,林清赶忙把试卷先小心的放到一边,整了整衣服,然后把床拆了,变成桌子和椅子,这才坐下,拿起试卷,解开红绳,小心的打开。

林清先从头到尾看了一遍题目,题为

《论语》一道、《中庸》一道、《大学》一道、《孟子》一道,五言八韵诗一首和经义四首,前四题大约要二百字以上,经义要写好不能低于三百字,再加上一首诗,林清点点头,看来题量不小。心里有数后,林清就拿起草稿飞快的做了起来。

到了中午,林清揉揉酸痛的手,看着自己做完的四书题,放下笔,打算先吃些东西。

林清从考篮里拿出些干粮,又从角落里倒了点水,开始喝些水吃干粮。

林清边吃边考虑那首诗,提起作诗,林清觉得作诗真是个技术活,但却算不得难活。

以前林清在看唐宋诗词时,无限佩服人家的才华,佩服人家张口就来一首,而等到他到了这个世界后,才发现这作诗,和他想象的好像有点不一样。

作诗,更确切的应该说是填诗,作诗是有一套平仄规矩的,不但如此,还有韵脚等一些规矩。谁对谁,某些时候是有一定规矩的。

所以只要学会作诗的一套规矩,想做几首诗,还真不是难事,难怪有句话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当然这只是会作诗,离做好诗还差的远了,要想做好诗,不仅要熟悉作诗的规矩,还要掌握大量的典故,更要会把这些典故巧妙的填在诗中,这样才能使诗读起来更有韵味,更有意境。

要想做一首好诗,不仅要搜集大量典故,精雕细琢,还要不断修改,要是能灵光一闪,来点灵感,那绝对是再好不过。所以说要想做一首好诗,绝对是费时费力的。

而林清也是这时才知道,其实大多数的好诗,并不是现场做的,而是预先准备好的。

例如科考的诗,九成九都是提前准备好的。

林清上一世的教习曾说过,乡试之前如果没备诗百首,策论千篇,那这乡试,就没必要去考了,因为考也考不过。

别人都是提前准备好的精雕细琢的诗,你的却是现做的,还是在科考的考场这种环境下现做,谁好谁坏,简直不用比都知道。

当然要是有李杜那样的诗才除外!

可放眼天下,有这种才华的,一百年都未必出几个。

所以林清在此次乡试前,还是老老实实的把每类每方面的诗都做了一边,又修修改改,才挑出了一百首诗。

等看到五言诗的题目时,林清恨不得对天大笑,哈哈,这个题目的诗他备了五首。然后,然后,林清悲催的陷入了选择困难症中。

林清:………

这五首都是他非常非常用心作的,他到底要挑哪首?

哪首都很好啊!

林清一边吃些干粮一边纠结,最后,他终于在吃完干粮时,做出了决定。

抓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