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看到有人说汉代的金就是铜这个事情,我说明一下吧。
经过查阅无数资料和考古文献,汉代一般所指的金就是黄金,确凿无疑。
最直接的证据是汉律中多次出现的各种判罚。
譬如吕后二年颁布的金布律里就非常明确的强调:不如令,罚铜十二两,金四两的条文。
再如司马迁被宫刑的原因是他缴纳不了一百金的免罪钱,好吧,假如是一百斤铜,卖了宅子跟土地怎么也能凑起来啊!
还有,根据考古证据汉代中国有着大量的富金矿在开采!
那这些黄金去哪里?
唔,基本上都去了地下,做了陪葬品,不信可以看现在发掘出来的汉代墓葬,基本上陪葬品的丰富程度是历朝之最,特别是汉武帝刘彻的茂陵,史书记载陪葬的珍宝黄金几乎塞满了整个陵寝,以至于墓道的通道都被各种宝物堆满,搞的霍光不得不调动军队……
茂陵的陪葬品之多,使得盗墓贼们根本不需要费太大力气就能得到。
宣帝、成帝时期都发生过茂陵的陪葬品出现在市面上的大案。
西汉末年的农民起义军,没了军费,甚至直接挖了茂陵,结果,三天三夜也没把茂陵里的宝物财富运走,最后居然还留了大半在里面……
第五十四节袁盎的劝告
周亚夫东出未央宫,绕着宫禁视察了一圈之后,才回到中尉官邸,开始处理今日的公文。
还没翻开竹简,就有下人来禀:“将军,故吴相袁公求见!”
“快请!”周亚夫立即放下手里的竹简,扶好衣冠,以晚辈的礼节站到大堂一侧,恭候来人。
能让周亚夫如此礼遇的人,满朝上下,除却丞相申屠嘉外,只有一人:楚人袁盎!
当初,诸侯大臣共灭诸吕,周亚夫之父周勃孤身进入北军大营,靠着个人威望,让北军倒戈,这才成功的发动zhèng • biàn,将诸吕诸侯尽数诛杀。
其后,周勃与陈平一手策划了扶立太宗孝文皇帝的决定。
其后数年,汉家大政尽数出于周勃、陈平之手,所谓天子,不过是傀儡而已。
但凡事盛极而衰。
不久陈平病逝,周勃独力难支,终于被太宗孝文皇帝找到机会,罢免了丞相的职位,赶回封国。
自古权臣几个能在失去权柄后善终的?
周勃是什么人?
尸山血海里杀过来的英雄豪杰!
怎么可能坐以待毙?
于是备兵甲于家中,以备不测,谁知道走漏了风声被人告发。
危难之时是袁盎挺身而出,证明周勃没有造反的意图,这才保下周家上下数百口的性命。
自古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
有这香火情在,周亚夫对袁盎一直都是以恩人相待。
没多久,一个头戴进贤冠的男子走了进来,周亚夫见了连忙稽首而拜:“见过袁公!”
那男子点点头,随意的看了看,道:“听说中尉今天陛见天子,可知天子是何态度?”
“袁公请坐……”周亚夫陪着笑脸,将袁盎请到主席上,答道:“陛下自然是主张削藩的!”
“这个我知道!”袁盎坐下来,摇摇头:“我问君之问题是:陛下究竟要立谁为储?”